搜 索
我省學者最新成果顛覆北極大氣污染研究傳統觀點
2017-01-15 07:33:21 來源: 作者:王天 衣春翔 閆一菲
黑龍江日報1月15日訊 BDE-209是應用最廣泛的阻燃劑,可延緩火勢蔓延,在家電、家具、建材等材料中應用廣泛。但它同時也是全球性污染物,並存在於北極大氣中,對極地生態產生不良影響。環境科學界普遍認為,大氣中BDE-209只能以顆粒態存在,北極大氣中的BDE-209是北極以外大氣以顆粒態方式,通過長距離遷移進入北極。但就在日前,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顛覆了這一傳統觀點。
據了解,這一顛覆性的研究成果《我國及全球大氣中溴代阻燃劑BDE-209污染水平、氣粒分配及長距離傳輸規律研究:大氣中的BDE-209真的是通過顆粒物的長距離傳輸進入北極的嗎?》,近期發表在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著名期刊《環境科學與技術》上,並被選為亮點新聞刊登。該研究由哈工大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所屬的國際持久性有毒物質聯合研究中心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教授李一凡、博士喬麗娜,聯合國外學者共同完成。
研究小組預測了BDE-209在大氣中氣粒分配是恆穩態而不是平衡態,BDE-209在大氣中不可能全部以顆粒相存在,有相當一部分是以氣態存在,該預測已被研究小組的監測數據和已發表的數據證實。研究小組從理論推導和實際監測數據兩方面得出結論:BDE-209和其它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一樣,是以氣態而不是顆粒態通過大氣長距離遷移進入北極。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