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月17日訊 回家的路,再辛苦也值得。很多人在擁擠的車廂裡幾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都不能活動一下,上廁所都是奢望;拎著大包小裹從這個站臺奔向另一個站臺;想到父母一年沒見到自己的期盼,想到與家人相見後,大家激動開心的笑容,還有什麼能比回家過年更重要呢?
小伙連著三年站40個小時回家
『不買機票省下錢孝敬爸媽』
16日上午,在哈爾濱站出站口,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在人群中很顯眼,剛出了站門就一屁股坐在冰冷的石階上,不停地捶著腿,抻幾下胳膊,看起來特別疲憊。他告訴記者,自己姓許,剛從火車上下來,之所以這麼疲憊是因為他幾乎是從廣西一路站著回哈爾濱的,一會還要再坐4個多小時的汽車纔能回到家。
小許說他三年前大學畢業後在南寧一家企業工作,今年回家沒買到臥鋪和硬座票,所以一路站了回來,站了40個小時,『最開始10多個小時還能扛,腿腫了以後那個滋味沒法用語言形容。』小許說,這已經是自己連續第三年站著回來了,第一年掙錢不多,沒捨得買臥鋪,這兩年買臥鋪的錢攢下了,但票買不著了。他說自己今年能買得起機票,但還是不捨得,想多拿點錢給爸媽,也算自己盡一份孝心。爸媽從10月初就開始問公司什麼時候放假,盼著自己早點回去,所以就是再站一個40小時,過年也要回來。小許沒讓記者拍照,他說自己現在很狼狽,一會去洗洗臉,在客車上睡幾個小時,精精神神地回家過年。
大叔從煙臺兒子家帶回海鮮年貨『年年都回來年味兒還是家鄉濃』
下午,記者在哈站候車大廳看到,一位頭戴貂皮帽非常儒雅的五旬男子,守著座位旁一大箱海鮮和行李箱,看著旁邊幾名打撲克的旅客,輕松愜意地等著回家的列車。記者詢問得知,董先生來自鐵力,今年55歲。『我這是從煙臺兒子那裡剛回來,兒子在那邊工廠工作,每個月能賺兩三萬,兒媳婦是當地的。我們老兩口在煙臺和鐵力兩邊也都有房子,現在哈爾濱到煙臺的機票經常打折,我們退休了都沒什麼事,最近10年一年能往返個十來趟。但我每年過年都回來過,還是家鄉年味兒濃,這年貨就是給親戚們帶的煙臺海鮮。今年兒子放假晚,年後還忙,所以乾脆不讓他們小兩口折騰了,等我們在家待一個月過完年,再去煙臺看他們。』董先生說。
重慶夫妻4年來首次回家過年『我兒子就是給爸媽最好的年貨』
在眾多旅客中,帶著好多行李和一名三四歲小男孩的一家三口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對80後小夫妻秦先生夫婦都是重慶人,小兩口在我省8511農場包了百畝地種,已經有10年了,最近4年都沒有回重慶老家過年。『我們是今早坐密山過來的火車到哈站的,得再坐50多個小時硬臥纔能到重慶。』
『孩子爺爺奶奶和他們的小孫子還沒見過面呢!』秦先生告訴記者,『今年過年讓孩子見見爺爺奶奶,就算是最好的年貨了,他爺爺奶奶一定很高興。』一想到馬上就能回家了,秦先生的愛人激動地告訴記者,『我現在非常想吃正宗的重慶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