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全力打造綠色產業之城
2017-01-17 21:30: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管建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客戶端黑龍江頻道1月17日電 黑龍江省綏化市大力實施以『打造千億級主導產業、百億級重點園區、十億級立市企業』為內容的『千百十』工程,構建以綠色食品、糧食深加工等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為主導,以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機械電子、亞麻紡織為支柱,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為重點的『1+4+N』產業體系,全力打造綠色產業之城。

  優化產業結構

  ——做深延長『原字號』。突破『原字號』,改變『初加工』。綏化市堅持從上游向中下游、從低端向中高端方向發展為主攻方向,招引培育全產業鏈龍頭企業,鼓勵重點行業企業實施兼並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目前,綏化已經形成了以雙匯北大荒、貝因美、伊利等企業為代表的『糧頭食尾』產業集群;以中糧生化、龍鳳、昊天等企業為代表的『農頭工尾』產業集群;以安瑞佳、金源侖、信維源等企業為代表的『油頭化尾』產業集群。

  ——轉型昇級『老字號』。『老字號』是家底。綏化利用多年形成的產業基礎,加快產業鏈縱向關聯與橫向融合發展,鏈式和模塊化交叉發展。安達安瑞佳集團由一家物流運輸企業發展成為集化工生產、經貿物流、新材料研發生產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青岡龍鳳最早只是淀粉生產企業,如今已開發了玉米胚芽油、葡萄糖酸鈉、液態葡萄糖等產品,深加工轉化能力和產品附加值顯著增強。

  ——培育壯大『新字號』。綏化著力打造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把自然風光文物古跡等旅游文化開發、社會化養老服務產業、休閑養生保健和商貿物流作為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內容。目前,全市電子商務企業突破1萬家,10個縣市區均建立電商創業園或綜合服務平臺。阿裡、京東、郵樂網等知名電商企業入駐建立縣級館;網庫、一畝田等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在綏化設立村級服務站及體驗店300多個。

  完善園區功能保障

  園區是項目集中、產業集聚的重要載體。綏化始終堅持大園區、大產業、大平臺的理念,以加快園區建設為抓手,不斷優化產業發展定位,著力提昇產業集聚能力。

  一是科學規劃引領。堅持園區規劃與城市建設規劃相協調,促進產業功能、城市功能、生態功能相互融合。把產業園區打造成為以工業板塊為主的新城區,產業發展的核心區,新型工業化的先導區,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的示范區,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的創新試驗區。目前,全市建成1個國家級、6個省級開發區,入駐企業1086戶,產值達到580億元。

  二是推進產業集聚。圍繞專業化、集約化、基地化、特色化,深入推動優勢要素向優勢園區集中,集群化發展,提高產業集聚規模效應。目前,全市10個產業園區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肇東重點打造綠色食品產業園區,入駐企業131戶,其中綠色食品企業75戶,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省級經濟開發區安達市重點發展高新化工新材料產業園區,入駐企業119戶,其中化工企業33戶,成功晉昇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三是完善承載服務。全面推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從立項、環評、建設、金融、安全等方面給予企業全方位的服務。去年以來,11個重點園區累計開展政策諮詢、管理諮詢、技術難題對接等方面輔導培訓共計460多次,綏棱、明水創業平臺免費為創業項目及創業人員提供房屋、金融、商務、信息、諮詢等服務,降低創業初期成本。

  加快農業供給側改革

  綏化市積極與銷區市場對接,調整優化種植結構。2016年擴大加工型專用玉米和鮮食玉米種植,調減傳統玉米面積100萬畝。加工型專用玉米增加到780萬畝,鮮食玉米超過20萬畝,建成全國最大的鮮食玉米生產基地。

  同時,綏化全面推廣綠色標准化生產規程,落實『三減』面積700萬畝。160個『互聯網+』高標准基地實現全程可追溯。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到1800萬畝,有機食品面積增加2萬畝。

  拓展營銷渠道,農產品線上交易額增長20%以上。綏化市積極參加中俄博覽會、綠博會等知名展會,舉辦綏化寒地黑土優質農產品訂貨會,籌建中國北方(綏化)玉米交易中心和海倫大豆交易中心,擴大綏化綠色農產品知名度。加強大中城市展示體驗中心、旗艦店、專賣店建設,加大重點城市布點力度。繼續推進『我在綏化有畝田』、『我在綏化有菜園』訂制、眾籌活動。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