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1月18日訊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多少個日夜,生活在加拿大多倫多的張越和郭思佳這對年輕的夫妻想起了家鄉。8年後的今天,他們終於如願以償,帶著百天的兒子回到家鄉——齊齊哈爾,他們說,無論走遍千山萬水,外面的世界有多繁華,但是內心對家鄉仍是情有獨鍾。貼春聯、放鞭炮、賞冰燈、在陽臺上掛上大紅燈籠,能回家過春節真是高興。
兒時記憶:公園的冰燈街路的花燈回味綿長
小郭和小張不到30歲,因為優秀,在加拿大的企業裡均為高管,拾起兒時的記憶,他們娓娓道來。小郭說:『小時候,記憶最深的就是龍沙公園裡的冰燈,進門要買票,園內有各式各樣漂亮的冰燈,還有閃閃耀人的花燈,讓人樂享其中。』小張講:『我們男孩子,小時候最喜歡的游戲就是打雪仗,小伙伴們一起在零下近30度的大冷天裡,寒顫不已,但是伙伴們卻能夠玩得熱火朝天。那種冰火交加的感覺真是樂趣無窮啊!』
小張上小學時就學過滑冰,這次回到家鄉,看到勞動湖有個那麼大的天然冰面,很多學生在上面玩耍,頓時勾起了滑冰的欲望。
加拿大生活:自清門前雪 冬釣也要保護生態平衡
小夫妻倆在加拿大選擇了與家鄉氣候相近的多倫多城市生活,那裡四季分明,冬天也可以看到雪,每次掃雪的時候都會想家。
『在加拿大掃雪就像家務勞動,沒有人管和強制,家家戶戶都自覺。只要下雪了,就要第一時間把自家門前雪清理出來,以便行人通行。咱家鄉掃雪就像集體活動一樣,聽說要有城管啊、環衛啊等部門監督。我們覺得大家在一起勞動,也應該很有樂趣,有說有笑的,不覺得枯燥。』兩人感嘆:『身在國外,盡管是同樣的冰雪,但確懷有不一樣的感情。』
據張越夫妻介紹,在加拿大的冬天,最有樂趣的就是冬釣,非常現代化也科學化。在冰面上,自己帶上全套的裝備,支上帳篷,裡面放一個可以取暖的散熱器,穿上專業的冰釣服,冬釣的設備非常先進,是電動的,很快就在冰面上鑽出一個碗口大的窟窿,冰面大概有半米深。魚竿也很先進,還安個攝像頭,在上面有小屏幕可以看見魚咬鉤的場景。去釣魚的人不僅要有釣魚證,更重要的是對釣上來的魚有嚴格的要求,要經過查驗,因為都是野生魚,所以限制你哪種魚能帶走,最多能帶走多少斤。
小兩口說:『釣魚設備確實很先進,釣魚管理也很科學,值得我們學習,保持生態平衡其實非常重要。』當他們聽說家鄉有冬捕,一網下去就會捕上來很多魚很過癮時,他們很好奇,『真沒見過冬捕的場面,一定要親自去見識一下,一飽眼福。』
期許:打造冰雪盛宴 力促『白雪變白金』
此次回國,小兩口去了紮龍自然保護區雪地觀鶴,能在冰天雪地裡觀鶴還是頭一次。小郭說:『以前認為只有在夏天纔能看到丹頂鶴。沒想到,在冬天還可以看到丹頂鶴在雪地起飛,丹頂鶴的放飛感覺很神奇,能在冰天雪地裡展翅翱翔,切實讓人感受到它們頑強的生命力。大自然賦予了我們獨有的畫面,真的太美了!這是我們去過紮龍最大的感受。我們齊齊哈爾應充分發揮地域特色,與家鄉特有的鶴文化相結合。』
融入到大自然,既身心愉悅,又能獲得健康。小兩口此次回國,雖然帶著剛過百天的寶寶,但是他們童心未泯,了解到家鄉今年還開展了很多的冰雪項目,比如勞動湖滑冰、碾子山奧悅滑雪場滑雪、查罕諾冬捕、雪地溫泉等,他們都想去,要盡情地感受家鄉的冰雪魅力。『希望我們家鄉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大力發揮冰雪文化。我們也會將家鄉的冰雪文化宣傳到加拿大,不僅讓家鄉的冰雪成為我們的驕傲,也希望更多的人走進我們的家鄉,來感受我們北方特有的地域冰雪文化風情。』
面對『冰雪』究竟咋『玩』好等新問題,他們認為,東北冰雪產業應該『抱團取暖』抵御『經濟之寒』,加強整合區域內旅游資源、挖掘冰雪文化內涵、增強產品創新、提高服務質量。東北應該形成合力加強創新,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雙管齊下,加大對齊齊哈爾冰雪旅游產品的開發,把來齊齊哈爾的游客留下來。
『深度挖掘冰雪文化內涵也是冰雪旅游向縱深發展的方向之一。』小郭說,低溫天氣給了各大冰雪城市延續『冰雪狂歡』的機會,齊齊哈爾也應拋出『狠招』攬客,冰雪吸金戰應呈現愈演愈烈之勢,纔能帶動齊齊哈爾冬季旅游業。比如以一系列的冬季游樂項目:旋轉木馬、超長雪滑梯、冰上自行車、雪地迷宮等,再集中冰雪、溫泉、霧?等特色線路的冰雪游等,冰雪旅游呈現出來的超強吸金能力,定會使其成為齊齊哈爾的『白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