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油120萬噸乙烯項目。

大慶三聚能源淨化有限公司新戊二醇項目廠區。

肇州經開區百森公司國內領先的灌裝生產線。

肇源皮革工業園區躋身『中國皮革產業基地』。

延鋒江森汽車部件系統有限公司年產20萬套汽車座椅項目。
黑龍江日報1月20日訊 2017年,堅持以穩中求進為總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振興實體經濟為基石,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構建多元產業體系、新舊動能組合發力、城市承載功能昇級、民生持續均衡改善,努力為轉型發展全面振興奠定紮實基礎。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非油經濟增長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和6.5%以上。
地方規上工業增長7%以上
多方挖潛穩定經濟運行
堅持企業主體帶動、創新要素驅動、新增長領域拉動,夯實緩中向好基礎,培植穩中有進潛能,力促經濟在正向增長區間運行。
挖掘農業提質增效潛力。綠色種植基地發展到700萬畝。擴大『兩牛一豬三禽』飼養規模,加快推進特色水產養殖,規模發展果菜產業,新建『北菜南運』基地10個,多措並舉抓增收。
挖掘工業多點支橕潛力。穩固石油產業,生產原油3480萬噸、天然氣38億立方米。壯大石化產業,支持石化公司、煉化公司擴能改造和產品技術昇級,幫助中藍石化實現技術路線調整,加快建設龍油重油加工、禾工煤炭分質綜合利用、錦江精細化工產業園等項目。擴能汽車產業,支持沃爾沃擴大銷售,S90系列轎車量產5.7萬輛。提昇食品產業,支持百森食品等行業龍頭企業技術昇級,加快建設正邦生態生豬、秋收農業保鮮速食生產線等重點項目。新增規上企業30家以上,地方規上工業增長7%以上。
挖掘服務業關聯融合潛力。推進景區建設、服務創新、精准營銷,擴大濕地旅游文化節等活動影響力,促進旅游、文化等行業較快增長。支持11個重點電商產業園建設。提昇信息服務體系,實施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等10項工程,建成北方導航大慶交通物聯網。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以上。
新一代顯示屏項目完成試驗生產線加快發展重點優勢產業鏈
大抓產業項目,抓大產業項目,強鏈、補鏈、延鏈、建鏈,力促實體產業創新昇級。
突出強『頭』壯『尾』,延伸化工產業鏈。加快石化公司千萬噸煉油擴能項目建設,謀劃引建高檔潤滑油等下游項目,拓展乙烯丙烯加工鏈條。
重大項目牽動,延伸汽車、鋁制品和高端電子信息制造產業鏈。圍繞沃爾沃完善汽車產業園承載功能,帶動座椅、輪轂、保險杠等上產,跟進發展汽車美容、養護等後市場服務。推動忠旺200萬噸鋁制品加工項目全面開復工,同步謀劃建設鋁制品配套項目。開工建設映奧新一代顯示屏項目,完成試驗生產線。
多業集群發展,延伸食品加工、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和新材料產業鏈。開工建設伊品玉米深加工、康大水產品深加工等項目,推動大北農、笨嘴等規模養殖和肉制品深加工企業釋放產能。支持北研、大豐等裝備制造企業開拓外埠市場,加快福瑞邦靶向藥物、格林赫思生物制藥等項目建設,扶持興和生物、佳昌科技等企業裂變成長。
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00億元以上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向打通體制機制壁壘要活力,向資源市場化配置要效益,向多層次深度融合要發展。
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加快市縣區事業單位改革,充分釋放資源資產潛力。搞好非政府公共部門改革,逐步實現公共職能與市場職能分離。
加快園區管理體制改革。實現高新區管理體制創新,率先實施負面清單管理,設立行政審批服務局和綜合執法局。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分類制定實施市屬國企市場化改革方案,優化企業用工制度和薪酬制度。探索建立集中統一的出資人制度,加快黨政機關與所辦企業『脫鉤』。抓好市屬國企二級機構混改試點,支持駐慶央企二級機構混合所有制改革和輔助系統改革。穩妥推進駐慶央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
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做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搭建糧食統一競價交易平臺,建立完善『市場化收購+補貼』機制。探索創辦『土地銀行』、『糧食銀行』,活躍農村經濟。
促進地企、市校、區域融合發展。推動地企發展共謀、責任共擔、城鄉共建、穩定共抓。加快建設納米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健康照護人纔培訓基地等市校合作項目,全年轉化科技成果100項以上,新增科技型企業至少100家。吸引『南資入慶』,爭取綜合保稅區封關試運行,力促與哈爾濱、綏化、松原城際合作取得實質性進展。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00億元以上。
植樹200萬株
加強現代城市建設管理
突出『現代』風格、『宜居』品質,彰顯『新興』成長態勢,保持『全國工業戰線一面旗幟』優勢特色,推進環境修復、城市修補、管理修正,不斷提昇城市綜合承載力。
科學完善規劃設計。推動多規合一,啟動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做好城市公交專項規劃和軌道交通規劃編制,完善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劃。提昇城市設計,推動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
系統提昇管理效率。打好治理違法建設攻堅戰,源頭杜絕新增違法建設。整合執法和行政處罰職責,變『多頭治水』為『一口出水』。實施市政工程投資項目建設管理辦法,提高工程質量。
增強城市承載功能。昇級立體交通體系,維護改造老舊橋梁,改擴建機場航站樓,建設東、西鐵路車站綜合客運樞紐。改造部分區域供排水管網和供熱系統。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農業廢棄物處置基地等項目。打造綜合性城市管理數據庫。
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實行嚴格的項目環保准入和環境監管,守住環境質量底線。治理河湖,整治濕地、草原、林地等違規開墾和水源地保護區周邊環境。植樹200萬株,新建改建綠地45公頃。全部淘汰黃標車、燃煤小鍋爐,降低企業排放,推動秸稈綜合利用,提昇空氣質量。
貸款餘額突破1000億元優化發展環境
推動環境建設走在全省前面,加快構築振興發展新優勢。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權力放到『腳跟』。推行負面清單管理,降低企業制度性成本。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完善13個子平臺,確保通過國家信息惠民工程建設試點驗收。
打造利企惠企的營商環境。實施非公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中小企業成長工程,支持園區企業享受工業用氣直供優惠價格。繼續減稅、降費、降低要素成本,嚴格清理規范涉企收費行為。深化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
打造健全寬松的融資環境。實施產業引導基金二期,擴大母基金規模,運作好5支子基金,增設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專項基金。推動金融與實體經濟融合,全年貸款餘額突破1000億元。
打造規范有序的法治環境。啟動優化投資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反面典型案件一抓到底,形成常態。
確保2.1萬人口脫貧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進一步聚力脫貧攻堅。實施產業扶貧、金融扶貧、幫扶扶貧、健康扶貧,確保杜爾伯特縣達到脫貧摘帽標准,全市26個貧困村、2.1萬貧困人口脫貧。每個貧困村至少新上1個增收項目。實行貧困戶先診療後付費制度,把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分級分類提高住院報銷比例。百企幫百村聯千戶帶萬家,改善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
進一步推動創業就業。實施全民創業三年行動計劃。打造市級創業孵化基地11個,新增市場主體3萬戶。開發征集創業項目千個以上,城鎮新就業4.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進一步提昇社會保障。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政策籌資水平,推進醫保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動態調整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供養救助標准。建好規模化養老供給主體,實現居家養老創新實驗全域覆蓋。
進一步促進教育均衡。統籌推進教育資源配置。提昇鄉村學校信息化水平。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進一步完善衛生保障。實施健康大慶專項行動,深化名院名醫合作共建,開展普惠型遠程醫療。推進醫聯體、醫院聯盟分工協作,擴大分級診療。完善鄉鎮衛生院醫療設備。
進一步豐富文體生活。開展群眾性文體活動,推出主題活動。辦好斯諾克國錦賽等品牌賽事。新建提昇行政村文體廣場50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試點30個、農民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徑100套。
進一步優化居住環境。建設『美麗鄉村』示范村52個,改造農村泥草危房1萬戶,改擴建農村公路150公裡。增加公交線路和公交車運行密度,新建停車泊位3000個。
進一步加強社會治理。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依法處理各類信訪問題和信訪積案。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大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