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3日訊 1月20日,記者從大慶市交通運輸局獲悉,為滿足西城區廣大市民出行需求,緩解東城區大慶公路客運樞紐站交通壓力,充分發揮新建的大慶西站的優勢,大慶西城公路客運綜合樞紐站(以下簡稱『西城客運樞紐』)項目將於今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2018年10月前竣工交付使用。
環形高架通道同步施工
據市交通運輸局綜合規劃科科長吳志宏介紹,西城客運樞紐項目已被確定為今年全市重點工程之一。該項目建設地點位於大慶西站北廣場區域,東側為規劃路,南側為西站主樓和中三路地下通道,西側為慶虹橋,北側為慶虹二路。項目總用地面積6.7698公頃,總建築面積12380.15平方米。
從規劃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建築面積為9409平方米的西城客運樞紐主體正對著大慶西站,東側是營運客車停車場,可容納100多輛大型客車同時停放。西側是社會車輛停車場,將規劃348個停車位,另外還有10個巴士停車位。
慶虹二路將建設普通公交停靠站。中三路南側,則會在一西一東兩個方位規劃兩個快速公交停靠站,旅客下了公交車就是大慶西站北門,想換乘長途車,只要橫穿中三路上小廣場,就能進入西城客運樞紐。
除了西城客運樞紐站主體、停車場、公共汽車停靠港灣以外,該項目還包括站內道路、站前廣場、綠地等。
吳志宏告訴記者,大慶西站北廣場的配套環形高架通道也會與西城客運樞紐項目同步施工。環形高架通道完工後,車輛即停即走,可成為大慶西站、西城客運樞紐的快速送客通道。

西城客運樞紐項目鳥矙圖。
共享大廳貫通上下三層
據了解,西城客運樞紐主體包含候車大廳、售票大廳、集散共享大廳、地下通道、二層連廊、雨棚及附屬用房和旅客通道、公共衛生間等。西城客運樞紐主體的設計十分人性化,除了站內設置的自用衛生間外,還設置了對外的公共衛生間,可為不進入站內的旅客提供服務。
『西城客運樞紐的南端設置了一個貫通三層的共享大廳,對乘客進行分流。』吳志宏說,火車站和客車站的各個功能區可通過共享大廳相互聯系,同時又互不乾擾。
項目完工後,西城客運樞紐地上通過廣場與大慶西站高鐵車站的候車大廳相連,地下通道則與大慶西站的出站口相連,地上二層也通過連廊直通大慶西站二樓候車大廳。
此外,該項目還將同時解決已出讓地塊的配套管線不齊全、不完善的問題,擬建設給水管線1200米,污水管線5980米,電力電纜5400米,通信管道820米及燃氣管線4400米。
根據城市今後發展的需求,慶虹二路北側還設計留出了充足區域,預留了停車場擴容場地和城市輕軌選址用地。
每日可發送一萬名旅客
吳志宏表示,西城客運樞紐設計為國家一級公路客運站,設計年平均旅客發送量10000人次/日,日發車班次420個,發車位20個,落客位3個,旅客最高聚集人數1000人。
從項目的進展情況看,目前已完成項目決策階段的項目建議書、土地預審、選址意見、環評報告、節能登記、可研評審及可研報告的批復工作。預計2017年3月底完成項目初步設計的手續批復工作,5月1日前完成項目開工前的准備階段的手續辦理工作。
待大慶西城公路客運綜合樞紐站建成後,無論旅客想乘坐火車、公交車、長途客車、出租汽車、社會自用車,甚至未來乘坐城市輕軌等多種交通方式,都可以在這裡實現『零距離』中轉換乘。該項目不僅可將大慶西站周邊地區松散的、混合的、無序的交通得到有效的組織和疏導,打造集鐵路、公路、公交、出租、自用、軌道交通為一體的旅客換乘中心,還能形成大慶西部交通樞紐體系,為旅客提供多種運輸方式的集疏服務,也為不斷昇級的城市立體交通體系奠定基礎。
大慶日報記者程誠圖片由市交通運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