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打造寒地黑土『五鏈』經濟
2017-01-25 10:02:4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經濟報  作者:洪家興 岳海興 高晶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5日訊 綏化市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新的發展理念為引領,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全力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綠色產業之城、田園養生之地,走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條發展新路子,奮力譜寫綏化全面振興發展的新篇章。

  打造寒地黑土之都。綏化樹立『綏化的寒地黑土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保護、挖掘、發揮『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寒地黑土』蘊含的豐富資源、獨特優勢和巨大能量潛力,打造寒地黑土及其生態化豐富物產的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創新鏈、文化鏈。

  綏化創新現代農業體系,以增加農民收入、提供綠色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為目標,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建設國家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保護區,優化農業『三個體系』,在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上走在全省前列。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全產業鏈收益。探索『1+1』模式,就是堅持種養結合,實現主輔雙強,加快綠色食品產業基地建設,把現代畜牧業培育成戰略性支柱產業,打造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探索『1+2』模式,就是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強化頭尾銜接,提昇綠色食品和糧食深加工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探索『1+3』模式,就是發揮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乘數效應,依托『互聯網+』『庭院+』『寒地黑土+』,創新發展智慧農業、精准農業、定制農業,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要潛力要效益。深入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確保糧食綜合產能穩定在300億斤以上。

  綏化把綠色食品產業作為全市主攻方向。科學制定五年產業發展規劃,在終端產品開發、品牌打造、細分市場營銷上重點突破。加大玉米精深加工力度,重點引進2戶大型加工企業,玉米加工能力達到500萬噸,產品向?制劑、生物醫藥、淀粉基塑料等方向拓展,向有機酸、乳酸、聚乳酸等終端延伸。積極引進擴大小麥粉加工能力。利用玉米價格回歸市場時機,大力發展生豬精深加工項目,帶動畜牧經濟加快發展。

  打造綠色產業之城。綏化堅持走好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的路子,加快實施傳統產業『綠色再造』和『綠色轉型』,做大做強綠色食品產業和糧食精深加工業,大力發展低碳產業和循環經濟、生態經濟。

  綏化創新現代工業體系,深入做好『三篇大文章』。在改造昇級『老字號』上向擴能擴量和盤活存量聚焦昇級,突出抓好現有企業運行調控、監管和服務,實施好以應用新技術、新業態、新機制為重點的『企業改造昇級行動』,全方位提昇運行質效;在深度開發『原字號』上向『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聚焦昇級,打造糧食、肉制品、乳制品、果蔬等多條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條;在培育壯大『新字號』上向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戰略產業聚焦昇級,積極引用信息技術、生物工程、低碳環保等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開發新產品,打造新產業。大力實施以『打造千億級主導產業、百億級重點園區、十億級立市企業』為內容的『千百十』工程,構建以綠色食品、糧食深加工等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為主導,以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機械電子、亞麻紡織為支柱,以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為重點的『1+4+N』產業體系。

  打造田園養生之地。綏化依托全域農事、農務、農耕、農家等田園空間,深度挖掘農區生產、生活、生態功能,打造綏化全區域農業生態公園,完善休閑度假、農事體驗、訂制消費、養生養老等多種功能。

  綏化創新現代服務業體系。推進信息化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展現代物流、現貨交易、電子商務、現代金融以及諮詢評估等生產性服務業;順應消費昇級新趨勢,提昇餐飲、住宿等傳統生活性服務業,融合發展文化、旅游、健康、體育、養老等新興產業。深入挖掘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寒地黑土資源,打造北方夏季田園式健康養老養生基地、北國冬季體驗式賞冰樂雪樂園和全區域農業生態公園,推動食養醫居游『五在綏化』。

  綏化將重點打造肇東沿江、蘭西十八灣、慶安柳河、綏棱四海店等旅游帶,積極發展農業主題公園、休閑農莊、農家樂聚集區、休閑農業特色鎮。推進綏棱黑陶、海倫剪紙、蘭西掛錢等文化產品,以及明水小雜糧、青岡粘豆包、榆林鎮筋餅等特色美食與旅游有機融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