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清潔能源讓大美龍江天藍水清
2017-01-26 09:07:28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岳宏巍 張桂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26日訊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考察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不但為我省振興發展指明了方向,更堅定了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積極發展消納清潔能源的信心和決心,化作了電力系統助力大美龍江天藍水清的實際行動。

  記者從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獲悉,截至2016年底,黑龍江省網各類電源總裝機容量2783.1萬千瓦,其中風電、水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561萬千瓦、101.7萬千瓦和16.6萬千瓦,分別佔全省裝機容量的20.1%、3.7%和0.6%;其中風電裝機容量佔比處在全國前列。2016年,全省風電發電量87.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1.7%;發電利用小時數1666小時,同比增加146小時,列東北三省第2位;光伏發電量1.3億千瓦時,發電利用小時數1334小時,高出全國平均小時數275小時,在東北三省中排名第1位。2016年,清潔能源發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6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26萬噸。

  據介紹,清潔能源,即綠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夠直接用於生產生活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生物能(沼氣)、地熱能(包括地源和水源)、海潮能等。近年來,我省清潔能源裝機容量和並網消納數量持續大幅提高,這些清潔能源利用的成績單背後,蘊含著全省電力系統上下一心、攻堅克難的?力拼搏——2016年,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認真落實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圍繞新能源並網建設、運行消納、管理服務、技術創新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

  一是優化電網運行管理。准確預判全省風電出力變化,合理安排火電機組運行方式。實施火電機組深度調峰和啟停調峰,擴大低谷風電消納空間。充分考慮氣象因素,依據來風情況調整風電場送出線路檢修計劃,避免大風期因電網設備檢修影響風電電力外送。針對個別地區風電集中接入造成外送通道不足的情況,通過加裝地區電網穩定控制裝置,提高通道送出能力。

  二是積極推進風電外送。在省內新能源消納空間不足時,充分發揮區域電網優勢,開展省間電網調峰互濟,在東北電網的支持下增加黑龍江電網外送電力,實現風電在全東北區域內的優化平衡。制定《風電送華北調度執行方案》,完成送華北交易電量1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7.9%。積極參與棄風電量跨區現貨市場交易,增加低谷風電外送空間10萬千瓦。

  三是加強並網運行管理。不斷加強電網結構建設,為新能源場站並網創造有利條件。2016年新建了500千伏雞西輸變電工程、500千伏鶴崗輸變電工程,為東部地區新能源發電安全運行和優先消納奠定了基礎。嚴格履行清潔能源涉網安全驗收手續,確保安全並網。促成全部風電場完成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性能改造,提高風電機組運行可靠性。

  四是積極開展創新應用。組織開展高寒地區水火風優化調度問題研究、提昇風電利用率的熱-電聯合運行控制技術研究以及基於15分鍾風功率預測的風火優化調度,進一步挖掘供熱機組調峰能力和風電精益化調度,提昇電網新能源消納能力,實現風電消納的最優控制。研究部署風功率預測系統,覆蓋全省所有風電場。建成風電發電自動控制系統。

  受我省冬季風大及夜間風大等特性影響,加之電力需求不足及冬季火電供熱機組主出力的供熱特點,我省風電消納一直受這兩大瓶頸制約。為了攻堅克難,最大限度地消納清潔能源,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千方百計做好風電、光伏等新能源消納工作——全力改善電源結構,加快電網建設,推進電能替代,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充分消納。

  據悉,全省首座荒溝抽水蓄能電站已經開工建設,該電站建成後,在滿足電網調峰需求同時每年可增加消納新能源電量24億千瓦時。通過完善骨乾電網結構,加快形成5個500千伏環網,推動主網架由220千伏向500千伏昇級,提昇電網輸電能力,實現我省風電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通過推動『三華』電網與東北電網的特高壓交流聯網,構建東北地區『三縱三橫』特高壓交流骨乾網架,為省內電源匯集、省間電力交換、跨區電力外送提供堅強支橕。與此同時,在政府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大力推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深入研究棄風電量供熱市場化機制,積極開展和引導儲能設施研究與建設,發揮電儲能技術對於調峰和消納新能源的積極作用。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