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稀罕事兒
搜 索
曾拜德雲社孫越為師登過專業舞臺 冰城『校園諧星』帶來不一樣的樂子
2017-02-05 07:24:18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曉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2月5日訊 春節晚會上,無論是央視還是各大衛視,相聲成了給觀眾帶來快樂的重要表演形式。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大學校園裡的師生大多是嚴肅刻板的,其實他們也有詼諧幽默的一面。前段時間,交大老師博士夫妻在校聯歡會上說相聲的視頻在網上被瘋轉,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冰城的高校校園裡,就有這樣一群相聲愛好者,他們不僅在校園的舞臺上帶給大家歡笑,而且還有一些佼佼者,登上專業的舞臺。冰城的『校園諧星』,不僅擁有高學歷,並且具有搞笑天分,甚至還有外國友人加盟,近日,記者對這些相聲表演者進行了采訪,帶給你不一樣的歡樂體驗。

  最有名

  李大宇姚行國:拜德雲社的孫越為師登過專業舞臺

  學校:黑龍江科技大學

  一塊醒木,一把折扇,身著長衫,兩位年輕人春節期間在黑龍江電視臺超級笑將的相聲表演被專家一致看好。三國殺、穿越等流行包袱層出不窮。李大宇,天津人,就讀黑龍江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機械設計專業。李大宇從小就學習相聲,剛上大學的時候,就拜了德雲社的孫越為師。搭檔姚行國,黑龍江人,也就讀於黑龍江科技大學,2014年起兩人就開始搭檔說相聲。

  濃郁的天津口音配上利索的嘴皮子,來自天津的小胖子李大宇自稱是個不折不扣的相聲迷,『別看我歲數不大,但我已經學了十多年相聲了。我是個地道的天津孩子,在我們那兒茶館遍布大街小巷,哪個茶館裡都有說相聲的,大家聽廣播看電視最喜歡的就是相聲表演。當初我到哈爾濱上大學,特別不適應,因為這邊幾乎沒有茶館,同學們也不怎麼聽相聲。我特傷心,就動起了找志同道合小伙伴一起說相聲的念頭。經過幾年的努力,不僅哈爾濱高校有了相聲聯盟,百樂會、德雲社這樣的相聲劇社也在哈爾濱紮根,我也越來越喜歡這座城市。』

  李大宇剛入校,就因在迎新晚會說相聲《禮儀漫談》一夜『爆紅』。在此後的校園風采大賽中認識了搭檔姚行國。說起兩人一起說相聲的緣分,兩人相當興奮。當時,李大宇報的是單口相聲,而搭檔姚行國報的卻是唱歌,兩人同時進入復賽,本來是對手,結果在臺下彩排時,兩人聊著聊著就聊到了一起,經過和活動主辦方『溝通』,最後『神奇』地變成了雙人相聲。

  在隨後的演出中,兩人的表演大受歡迎。看到相聲這麼受歡迎,李大宇就想到了聯合各大學的相聲愛好者成立相聲聯盟。於是,兩個人分頭聯系各高校,『為了高校相聲聯盟的事,我們一天通十幾個電話,父母朋友的電話記不住,可對方的電話,我們可以倒背如流。』姚行國介紹說。最終,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等11所高校的相聲團體被聯合起來,聚集了近百人。最初,他們沒有場地練習、也沒有專業演員指導,後來哈爾濱市曲藝家協會領導知道了這事兒,為學生們提供了場地和專業演員指導,哈爾濱大學生相聲聯盟到各高校演出,學生相聲演員們也成為帶來快樂的『校園諧星』。李大宇、姚行國的表演則越來越專業,還登上百樂會表演相聲,並在黑龍江電視臺的晚會上帶給大家歡樂。

  經典臺詞:皇上火急火燎地問皇後,『中午吃點啥呀,我餓得狼哇滴。』皇後指著鍋裡?的苞玉說道:『一鍋呢,餓了你就可勁造。』

  最執著

  李佳檸孫銘辰:外地父母來哈兒子請他們聽相聲

  學校:東北林業大學

  春節期間,哈爾濱游人如織,如果外地的親人來哈看你,你會請他們去哪兒玩,去索菲亞教堂,去中央大街……這樣的回答太沒新鮮感,喜歡相聲的李佳檸,去年十一期間,父母來哈看望,他請他們去聽德雲社的相聲。

  李佳檸,承德人,現為東北林業大學林學院的學生,讀大二。他的搭檔是同專業的孫銘辰,是長春人。

  李佳檸說自己愛上相聲這門藝術,其實是挺早以前的事了。以前央視有一個節目叫快樂驛站,就是把相聲、小品做成動畫播放。那時候除了小品之外,馬季老師的相聲段子最多,他就跟著電視學過『紅眼病』和『百吹圖』。節目裡隔三差五還會有一個劉寶瑞經典單口的合集。他也就從那時候學會了『君臣斗法』、『珍珠翡翠白玉湯』、『連昇三級』之類的單口相聲。『聽的多了,就有說相聲的衝動,小學時一次在班級聯歡會上,我說『連昇三級』的單口相聲,結果全班同學乾啥的都有就是沒有聽相聲的。』說到這裡,李佳檸神情黯淡,他說那次表演對自己的自尊心打擊不小。

  可他就是喜歡相聲,初中時拉了個同學和他說對口相聲,每次有聯歡活動和藝術節,他們都會上臺表演。他說那個時候對什麼是相聲還沒有太多概念,認為說了觀眾笑了就是相聲了。

  李佳檸說,高中的時候開始接觸郭德綱的相聲,第一次感覺到相聲原來是可以這麼說的。同年改編了傳統相聲『大保鏢』參加了承德市少年宮藝術展演,獲得三等獎。獲獎人中,只有他們是中學生,其他都是大學生,而且獲獎的只有他們一對是說相聲的,其他獲獎節目都是小品、魔術。李佳檸說那次獲獎,讓他樹立了信心。

  上了大學之後,演出的機會多了,可找搭檔成了難題,一次在學校的主持人大賽決賽現場,他發現同專業的孫銘辰口齒伶俐,也挺幽默。他就主動和孫銘辰聯系,在他的一再『忽悠』下,決賽現場,兩人即興表演了經李佳檸改編的相聲段子『大保鏢』。其實這段相聲挺難表演,但第一次搭檔的兩人竟特別有默契,演出很成功。很長一段時間,他們的相聲成了校園裡最受歡迎的節目之一。

  『上大學一年半了,我倆連個對象都找不到,就是緣分都用到搭檔說相聲這事上了。』李佳檸笑著介紹說。在他看來,現在他和搭檔的作品,磨合了一年多,纔算成熟。

  李佳檸是個特別執著於相聲的人,去年十一期間,他父母來哈看兒子,結果兒子想利用難得的假期時光去哈爾濱的德雲社聽相聲,沒時間陪父母,他就請父母一同聽相聲。20元一張的散座票,一家人連聽了幾天。可惜父母對聽相聲沒太大興趣,看兒子那樣癡迷又不忍心打擾,就自己買了張哈爾濱地圖,按圖逛景區。

  經典臺詞:謝謝大家,介紹一下,旁邊是我的大襠。大襠像話嗎,大檔是下面,那叫搭檔。

  最刻苦

  柬埔寨小伙俄羅斯美女打著快板說段子

  學校:哈師大 黑大

  眾所周知,相聲是中國的傳統藝術,要是有老外,打著快板說著相聲,你是否會覺得別有一番韻味。在冰城高校的相聲圈裡就有這樣一對帥哥美女的洋組合。

  薩莎,21歲,是在黑大讀書的俄羅斯留學生。三年前,她來到中國留學,一直想掌握些中國傳統的藝術。一次偶然看到快板表演的視頻,就喜歡上快板,也喜歡上打快板說段子的藝術表演形式。在中國朋友的幫助下,去年,她在黑大找到相聲團隊的負責人,並加入到社團裡,在那裡開始學習快板。『兩個小竹板,聲音清脆,看著撞擊挺簡單,可想打好並不容易。』薩莎認真地說道。為了打好快板,這位俄羅斯美女,一有空就拿出小竹板練習,手都打腫了,與此同時她的技藝也進步神速。

  Oakenshi el d,是個清瘦的柬埔寨小伙。18歲的他,來到中國後,給自己起了個挺文藝的中國名字——李江南。在哈師大讀漢語言教育。來哈爾濱一年多,小伙子學了一口東北腔,為了更好地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他也學起了快板兒。

  因為薩莎、李江南經常一起排練,漢語水平也差不多,兩個人很自然成了搭檔。

  去年年底,哈爾濱大學生相聲聯盟到各高校演出,這對跨國組合也第一次走上了舞臺。『我們在臺上第一次表演,都緊張死了。還好我們的節目很受歡迎,我們的表演很順利,聽到大家的掌聲,我們特別感動。』薩莎說,新的一年她將繼續學好快板。對她來說,說相聲很好地提高了她的中文,是了解中國文化的好機會,又交到很多中國朋友,她感到很幸福。而李江南說周圍的朋友經常交他一些時尚網語,第一次上臺,表演的是傳統段子『十八愁』,傳統的表演內容多一些,比較中規中矩,講究字正腔圓。下次再上臺,他想把那些網絡語言加進去,讓節目更有時尚感,小伙子為能給別人帶來歡樂感到高興。

  經典臺詞:說虎也愁,狼也愁,象也愁,騾子也愁,馬也愁……虎愁不敢把高山下,狼愁野心耍滑頭……跟你有半毛錢關系,咋呼啥?

  最費錢

  跨校組合講著段子吃遍美食

  學校: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大學

  有人說,這個世上最美好的事,就是有人和你一起品著美食,侃著大山。跨校組合周群利李曉鳴就是這樣一對,美味和快樂一同擁有的好搭檔,當然這樣的生活,花費也是不低的。

  相聲中,逗哏的叫周群利,來自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捧哏的叫李曉鳴來自黑龍江大學。兩人在上大二的時候通過大學生相聲聯盟認識。因為兩人對相聲都非常感興趣,就選擇在一起搭檔說相聲。

  相聲需要經常排練,蹦出火花,找默契的感覺。兩人的學校,一個位於哈東部,另一個位於哈西部,好在有地鐵1號線,地鐵成了兩人的重要交通工具,一個學期下來,坐地鐵的花費也要上百元。這還不是最費的。沒法利用零碎時間排練,只能利用周末的大段時間,一排練就是一整天。於是兩人約定,去誰學校排練,誰就負責吃飯問題,於是哈工程的周群利嘗遍了黑大附近的美食,黑大的李曉鳴也嘗遍了哈工程附近的美食,當然兩個人的花費也不低。不過,兩人均表示,說相聲帶來了快樂,他們是痛並快樂著。

  經典臺詞:我和搭檔的關系太親密了,我是紅花,他就是綠葉;我是小草,他就是太陽;我是男人,他就是命根子。

  最驚艷

  住隔壁寢室的姐妹穿著旗袍說相聲

  學校:哈師大

  相聲界幾乎是男性的天下,女相聲演員不太多。在哈師大男少女多的學校裡,就誕生了一對女相聲演員。

  逗哏叫高添,捧哏叫王敏,兩人都是哈師大漢語言文學專業大二的學生。王敏還是學校相聲社的社長。兩個人的寢室相鄰,沒事時,倆人就到王敏的上鋪去排練相聲,以致於抖包袱時,寢友都開始提前笑場。

  據說哈爾濱大學生相聲聯盟剛成立時,哈師大學相聲社,曾有一男生三年時間換了5個搭檔,因學校男生太少,自稱找搭檔比找對象都難。學校裡的女生不乾了,都什麼年代了,女生也有喜歡相聲的,那麼多美女資源,索性來對驚艷的相聲姐妹花。

  高添和王敏都是95後,屬於歡樂逗比型,說起相聲,一點兒違和感都沒有。但說起女性說相聲的局限性,王敏還是相當感慨的,比如在舞臺,女性要求端莊、瀟灑、大方,一些特貧插科打諢的內容是不適合女生說的。而且在說相聲中很常見的父子關系開玩笑的段子也是不適合女生的。相聲是語言的藝術,兩人為說好相聲中的包袱,沒少用心思。

  王敏說她和搭檔大一時開始學說相聲,到了大二纔正式上臺表演,第一次上舞臺,兩個人都很緊張,結果都晃來晃去,像劃船一樣,但兩人越說越有默契,別的閨蜜在一起聊美容、網購,她們在一起就是研究相聲。每次上臺兩人都穿上旗袍,帶來不一樣的風韻。

  經典臺詞:那年夏天,我正在床上躺著,就看到飛來一只蟲子,啪嗒撞牆上,我大喝一聲,結果掉了三根頭發,正好壓死仨老鼠。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