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7日訊 2月6日,記者在大慶市讓胡路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了解到,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前來辦理離婚手續的人很多,和春節前幾天相比,人數基本持平。
其中離婚的人群,多為『70後』『80後』和『90後』。
現象 小夫妻因手機鬧離婚
『我每天要上班,要做家務,還要管孩子學習,他下班回家就拿著手機玩,啥都不管。』2月6日,在讓胡路區婚姻登記處門外,等候離婚的『80後』女子趙艷(化名),向家人傾訴。
陪伴在一旁的家人,勸她孩子還小,先回家解決矛盾,但趙艷說啥不聽。站在一旁的趙艷的丈夫面無表情。最終,兩人辦了手續。
記者從讓胡路區婚姻登記處了解到,自正月初七上班以來,已經辦理了40多例離婚手續,還有很多節前就已經電話諮詢離婚事宜的市民,目前尚未前來辦手續。
工作人員介紹,與每年不同的是,今年春節後離婚人數和節前幾天辦理離婚的人數差不多。春節前幾天,最高的時候,一天辦理離婚人數的有20多例。
春節過後,每天都有10多例。據工作人員介紹,不僅是春節假期,『十一』小長假、中秋節等假期過後,離婚人數也會有小幅增加。
究其原因,一方面由於春節放假7天,不辦理業務積攢了一些人。另一方面,是假期夫妻相處時間增多,矛盾有所增加。據了解,在節後離婚的人群中,主要集中在『70後』『80後』『90後』人群當中,35歲左右的人居多。
也有一些年輕人,剛結婚不久,就來辦理離婚手續。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節前來離婚的比較多,很多人覺得彼此很難再繼續共同生活下去,所以在春節之前來離婚。
也有不少夫妻,較注重春節的傳統習俗,想先過節,節後再離婚。工作人員表示,今年春節期間,打電話諮詢的人有所增多。這說明大家對婚姻的態度更加謹慎,在正式離婚之前,會先了解相關的手續以及離婚後,財產和撫養權等問題。
建議 夫妻之間要互相包容
針對此種現象,記者采訪了婚戀專家徐文玲。她說,婚姻有三個容易離婚的時間段。
第一個時間段,是孩子兩歲前。因為撫養孩子需牽扯很多精力,丈夫如果不能及時體諒妻子,將重擔都交到妻子身上,就會激發一系列矛盾。
第二個時間段,是結婚七年左右。在一起生活時間長了,雙方如果沒能更好地磨合,各種矛盾激化,很容易導致離婚。
最後一個階段,是孩子讀大學以後。很多中年夫妻,因為孩子原因一直『將就』,孩子上大學了,就決定走出那一步。
對此,徐文玲說,夫妻之間以及家庭成員之間,出現矛盾是婚姻生活的常態,關鍵看怎麼處理,如果雙方都過於強調自我,不懂遷就或退讓,只能使關系更加糟糕。
在這裡提醒,離婚要謹慎,不少夫妻離婚後,纔意識到對方的重要。
如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夫妻間需要相互交流、理解和信任,不要一味地放大對方的缺點,責難對方,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感情,作為婚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