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7日訊 今年,明水縣將推進新型城鎮化作為提昇明水形象、改善投資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努力打造生態、園林、宜居、養老、文明城市,完善設施,強化管理,彰顯內涵,讓城市更靚麗、百姓更宜居。
昇級打造生態城,探索海綿型公園、綠地和廣場試點,加快推進『三供兩治』工程,昇級改造淨水廠,敷設改造供水管線30公裡、排水管線15公裡,小區飲水實現全天候直供;新增集中供熱20萬平方米,改造老舊樓外立面15棟、10萬平方米;城市燃氣入戶3000戶以上;完成垃圾處理場二期工程,有效運營污水處理廠。立足生態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建設西林湖濕地公園、雙興農業主題公園,打造哈北地區兩小時經濟圈內的明星景觀帶。
昇級打造園林城,推進地下森林植物園建設,沿神泉水系新建景觀橋一座,鋪裝景觀休閑自行車道4.7公裡,打造城市慢生活圈。城內圍繞202國道拓寬改造,對南北出城口、過境段進行景觀綠化,在主次乾道栽植樹木44萬株;城郊重點抓好圍城圍路綠化景觀帶、綠色長廊建設。房地產去庫存後騰空土地優先用於城市綠化建設,利用氣象局搬遷和明淨寺周邊棚改後騰出土地,擴大人民公園綠地面積,提昇城區綠化覆蓋率,讓綠色、生機成為城市主色調。
昇級打造宜居城,實施棚改攻堅計劃,爭取國開行、農發行貸款10億元,改造12個片區,搬遷5000戶以上;啟動『城中村』改造,力爭完成向陽村、向榮村撤並任務;完成農村危房改造2500戶,建設幸福大院8處,切實改善農村住房條件。城內拓寬改造道路6條,安裝路燈464盞;規劃建設停車場7處;啟用客運樞紐站,規劃建設東城客運站;引入大型公交企業,加密公交線路布點,解決百姓出行難題。抓好黑大公路過境段配套工程完善、海明公路昇級改造和永崇、崇育公路建成通車工作;實施通村公路項目19個,完成83個農村停靠站點建設。加大建材市場整治力度,推進集中入駐濱泉建材商貿城。
昇級打造養老城,積極探索互聯網+養老模式,設立網格化養老服務平臺,引導『幸福9號』向居家養老延伸,在人民公園附近新建一處養老服務店,在12個社區建設日間養老驛站。建設雙興康養中心、上善醫養中心,形成多元化參與的養老體系。打造雙核驅動的『醫養結合』模式,讓全縣老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昇級打造文明城,繼續弘揚十大文化,鼓勵和引導文化協會、傳媒企業,探索線上線下文化產品直銷、文化產品+農產品套餐營銷新模式。推進電視臺異地搬遷工作,加快棚改主題展館建設,完善鄉村文化廣場,組織開展文化之夏系列活動;圍繞『市民日』和『十紅工程』,全面提昇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開展各類以市民為主體的社區活動,豐富群眾文化娛樂生活。建設全民健身中心,為群眾體育活動開展搭建更多平臺。依托地下森林植物園,建設上善文化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