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大慶應季蔬菜不斷流反季果蔬不愁賣 26萬畝棚室掙回50億
2017-02-08 09:04:58 來源:大慶網  作者: 卜憲玖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8日訊 眼下,是棚室大忙時節,也是棚室主人們笑得最燦爛的季節。

  日前,記者在市農委獲悉,2016年,我市26萬畝棚室創產值50多億元。

  谷子種出了名的肇州縣托古鄉,眼下又掙起反季蔬菜的俏錢,而且是逢節上市。這不,全鄉200餘名菜農在自家的300餘棟溫室大棚裡,『挖』著一桶桶金。

  托古鄉地質肥沃,盛產玉米和谷子,以往秋收一結束,熱鬧的莊稼院便開始寂靜下來。如今,玉米不值錢了,村民們便利用溫室大棚種植反季蔬菜。改變了農民們傳統生產方式的同時,也鼓了村民的腰包。

  走進村民姜麗波的溫室大棚,滿眼的綠意和誘人的香味,蕩入眼裡,撲進鼻裡。

  紅彤彤的草莓從枝杈上探出頭,被摘下裝進筐裡。嫩綠的香瓜苗,也沐浴著折進棚裡的陽光,在『嗖嗖』地長著。

  『草莓,春節前就上市了,賣得還不錯。』姜麗波說。

  據姜麗波講,冬季的反季節果蔬還是不愁賣的,而且價格又高,利潤也可觀。她家的4棟溫室,能掙4萬元。

  除了好吃的草莓,棚室裡的小菜也是春節期間暢銷的『錢』路。

  在林甸縣潤琦果蔬基地,一群戴著套袖、紮著頭巾的農家婦女,從棚室裡進進出出。她們,有的是棚室主人,有的是僱來的工人。

  邊走邊聊中,記者了解到,眼下棚室裡的水蘿卜、辣椒等蘸醬菜,成為城裡人餐桌上的家常菜。特別是逢年過節,棚室主人的腰包漲鼓得很。

  『小菜兒』是棚室生產中,利用空檔期搶出來的,一般在頭一年的12月份開種,趕在春節期間陸續上市。

  棚室裡種什麼菜,怎麼種,也很有講究。如今,我市的棚室種植戶不再低頭種菜,而是什麼好賣種什麼。

  據市農委相關人士講,我市棚室生產按照集約高效、集中連片、規模建設的基本思路,謀劃棚室發展格局。采取統籌設計,連片發展,深度開發的做法,提高整體效益。

  為了讓棚室裡的果蔬更有競爭力,我市做精發展規劃,做優區域布局,做細品業項目。集中培育香瓜、提子、西紅柿、食用菌等特色品類,重點打造溫泉果菜、八井子鄉、福興鄉等規模園區。

  果蔬種出來了,怎樣賣一個好價?我市的做法是堅持建設與生產同步、生產與銷售銜接,積極探索運行模式,推動棚室產業持續發展。

  『抱團』闖市場,是我市果蔬銷售的一大特點。潤琦集團投資5億多元建設了棚室園區,然後把棚室租給農民種,果實產出後回收過來拿到市場上統一賣,克服了農民分散經營帶來的弊端,創新了棚室經濟發展模式。

  為擴大產品銷售領域,我市在開拓內外市場上下了不少功夫。對內,建設了大同農產品物流、林甸果蔬物流、肇州果蔬倉儲交易和龍鳳果蔬批發等大型農產品倉儲物流中心,積極推進農校、農社、農超對接。對外,引導企業設立外埠直銷窗口、建立分公司、發展代理商,肇源福興棚室蔬菜園區成功與沃爾瑪超市實現對接,覆蓋4000畝棚室蔬菜園區。大同通過建設果蔬大市場批發銷售、引進果蔬加工企業包裝銷售、推廣儲藏增值錯季銷售、組建運銷聯合體促進銷售、主攻駐區大企業訂單銷售、開拓外埠市場出口銷售,產品遠銷北京、杭州等地。

  除了果蔬,我市的鮮花種植也是牆裡開花牆外紅。

  日前,由肇源縣和平鄉塞北花都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承擔的、黑龍江省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計劃項目『寒地玫瑰新品種引進示范』項目,順利通過省科學技術廳驗收。

  據合作社負責人講,項目實施兩年來,篩選出耐寒切花品種5個,集成推廣栽培新技術等。其中,推廣種植面積300畝,帶動了84戶農民種植玫瑰,年產玫瑰900萬枝,銷售收入450萬元。

責任編輯: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