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9日訊 醫生有醫生執業資格證,教師有教師資格證,今後農民也要有農民資格證了。種地成職業,農民有職稱這還真不是笑話。近日,我省出臺《關於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出,我省將打造一支適應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需要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到2020年我省將培養出一大批現代青年農場主,使新型職業農民總數達到10萬人,經認定發證的職業農民可享受相應扶持政策。
為何要發證?引導農民適應市場需要
現代農業對專業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務農也要有專業分工,果農、菜農、糧農等,還要懂得種養技術、病蟲害防治、農業法規,農業帶頭人還要懂市場營銷、財務管理,要從簡單種植戶昇級為職業經理人,這樣纔能適應市場需要。
意見提出,要不斷提高職業農民綜合素質、生產經營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引導農民走上職業化發展道路。給他們評審級別資格,讓農民成了被人尊敬的職業,也有利於選拔、培養、儲備、造就一批水土適應、既不離土又不離鄉的新農村建設人纔,『留住』農業發展的領路人。
誰能領到證?專業大戶創客『農二代』都行
新型職業農民是指以農業為職業、具有較高素質和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現代農業從業者。
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農業企業負責人等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為重點培育對象,兼顧專業技能型、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及返鄉涉農創業者、退役返鄉軍人、『農二代』等農業後繼者,讓真正從事農業生產、迫切需要科技的農民優先接受培育。鼓勵引導大中專學生投身現代農業,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新生力量。
這張證書怎麼拿?認定為新型職業農民後再培訓
重點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等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納入新型職業農民認定范疇,同時兼顧專業技能型與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
對知識技能水平、產業發展規模、生產經營效益、經營管理能力等方面符合認定條件和標准的認定對象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後,認定為新型職業農民,經培訓合格後由縣級以上(含縣級)政府或授權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證書,經認定發證的職業農民可享受相應扶持政策。引導專業技能型與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參加職業技能鑒定,並獲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拿證後能獲哪些紅利?享補貼技術服務貸款優先支持等
意見提出,各地要優先支持承包地向新型職業農民流轉,並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各類農業補貼、科技示范項目及各類產業項目上予以傾斜。
鼓勵涉農大專院校(含技師學院)、科研院所和公益性農技推廣等機構,積極為新型職業農民提供技術指導服務,構建『專家+農技人員+新型職業農民+輻射帶動戶』的技術服務模式,推動新型職業農民率先轉化和應用新品種、新技術。
鼓勵金融機構在金融信貸、農業保險等方面優先支持新型職業農民,並適當放寬條件。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新型職業農民以組織的形式參加城鎮職工養老、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後,享受與城鎮職工同等的社會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