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小米成致富"金米" 種紅谷小米過紅火日子
2017-02-11 09:23:3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魏奇 李佳 姚建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2月11日訊 春節期間,訥河市和盛鄉出產的紅谷小米以其粒黃質優、米香濃郁、綠色有機、營養豐富成為人們購置年貨的首選,紅谷小米已成當地農民致富的『金米』。

  室外早已是天寒地凍,可在訥河市和盛鄉萬裡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加工車間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10多名工人身著白色工作服,稱重、灌袋、裝箱一氣呵成,按照訂單一箱箱客戶訂購的小米和雜糧裝車即將發運出去。在電商平臺前,合作社工作人員正忙著與客戶溝通,接收著天南地北的網上訂單。合作社理事長馬萬裡高興地說:『合作社小米已賣出約2萬盒,雜豆也賣出了2萬多盒,銷售額達到400萬元。我們生產的紅谷小米,生產全程采用綠色種植技術,確保了小米品質,現在大家買年貨禮品都圖個健康嘛,紅谷小米正好迎合了客戶的需求。』近幾年來,萬裡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利用土地生態優勢,帶動社員積極發展紅谷種植,堅持打綠色有機特色農產品品牌,這裡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小米生產和銷售基地。

  和盛鄉地處訥河市雜糧產區,萬裡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利用自身土地優勢,憑借專業成熟的種植經驗,廣泛推廣綠色種植、生態種植,確保這裡生產出的紅谷的高質量。合作社制定嚴格把關措施,每一批次生產出的產品都需經過權威部門檢測鑒定,以誠信為本,做優質、高端、對人體無害的產品。

  走南闖北的合作社理事長馬萬裡看到市場的好前景,對雜糧全面推行小包裝、精包裝,成功注冊『鑫盛祥』品牌,用良好的產品品質開闢外埠市場,使特色的紅谷小米在省內不僅成為搶手貨,還遠銷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許多大城市。2016年,合作社經營土地3700畝,總產量300餘噸,同時又投資新上一套意式滾筒磨米機,打造全新小包裝、精包裝產品,與東北黑土網、雲端蜂巢等電商平臺合作進行線上線下銷售,突破銷售瓶頸,用品質信譽贏得市場。『現在主要以基地+工廠的形式,我們負責種植、加工、生產,電商平臺負責網上銷售。

  另外,紅谷小米還進駐北京200多家超市,這些超市每年能銷售合作社60%的產品,客戶大部分是回頭客,現在靠互聯網+,特色小米輻射到全國各地。』談起銷售的好前景,馬萬裡滿臉喜悅。

  在經營中學習,在市場上錘煉,萬裡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不安於現狀,自我加壓,制定出未來發展遠景。為提昇市場競爭力,合作社利用優質小米資源,將小米產業做大做強同時,2017年准備繼續再擴大規模,再上一條小麥加工的生產線,豐富合作社的產品線。

  唐建宇是新鄉村二屯農民,已經是入社4年多的老社員了。他把這幾年收入賬算下來後,心情十分高興。包地錢、分紅錢、打工錢,每年收入都要比單一種地強太多了。『現在我不算地的收入,給合作社乾活月工資2000元,再把地包給合作社,這一年下來能有4萬多的收入,你說這日子能不好嗎!』

  通過幾年的發展,紅谷小米現在已經成為和盛鄉農民致富的『金米』,越來越多的農民踴躍加入合作社,抱團增收。馬萬裡在自己致富的同時,沒有忘記十裡八村的貧困戶。他所包扶的農民楊永全現在是合作社裡的一名工人,為幫助老楊早日脫貧,合作社給他提供些零活,一天能有80多元的收入,再加上土地流轉的費用,一年下來,總收入比單純種地要高的多,日子過得越來越好,很快就可以摘掉貧困戶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