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1日訊(記者 雷蕾)佳木斯市緊緊圍繞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總要求,強化措施,創新機制,形成了點線面相結合、打防控於一體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呈現出發案少、秩序好、治安穩定、公眾安全感普遍增強的良好局面。日前,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在港發布2016中國最安全城市排行榜,佳木斯成為黑龍江省唯一一個上榜的城市。

佳木斯警方用警用無人機配合偵查。

街面警務室的民警幫助車主查詢交通違法信息。

佳木斯警方用警用無人機配合偵查。

佳木斯市公安交警街面警務室成服務百姓貼心屋。
黨政同責以工程項目推進建設
『我們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綜治協調、各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形成了推進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工作合力。』佳木斯市綜治委負責人介紹說,佳木斯市將社會治安防控作為黨政工程、社會工程、民生工程進行推動,為市公安局招錄新警滿編運行,並增配243名輔警;組建市區巡邏大隊,把60臺政府車改車輛作為巡邏用車。
在推進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的同時,大力推行『安防公司+用戶』的共建模式,為企業、商鋪等用戶提供『有償』服務。目前,全市已有1500餘家臨街商鋪與安防公司簽訂協議,安裝了技防設備,並聯入市公安局指揮中心。
積極整合社會民力資源,不斷做強做大巡防力量。整合環衛工人、社區乾部、治安積極分子等社會力量,組建了具有佳木斯市特色的『紅袖標』勸導隊,大學生平安義工達到3000人。建立了『社區勸導組』、派出所『聯合調解室』和縣(市、區)公安局『法庭調解中心』的『三位一體』聯調機制,把社會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
精心謀劃構建立體化聯動體系
『我們搶佔制高點,延伸輻射線,築牢根據地,構建空中、水域、陸路巡防體系。』佳木斯市借助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機場,組建警用直昇機特勤小組,實現了高空、遠程巡航;購置無人機45架定期巡航,實現了中空、短程巡控;依托全市的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低空全覆蓋。
突出濱水城市的防控特點,加強公安特警水上巡邏,組織海事、漁政、水務航道等部門與公安聯勤聯動,建立水域巡防機制,打造了一條以『一島兩岸』及同江口岸水域為基點的水上防控鏈。
依托東部地區中心城市的地緣優勢,在城區建設40個固定街面警務室、71個社區警務室和75個校園、醫院、企業警務室,把城管、環保、交通部門引入警務室,建立了聯合執法長效機制。
創新驅動強化支橕和保障
佳木斯市堅持『新型警務機制、科技信息化應用、打擊犯罪新機制、互聯網警務』四項創新措施,促進了防控體系建設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佳木斯市把城區公安分局的13個內設機構整合為8個部門,42個派出所合並為30個,派出所民警編制由546名增加到623名,派出所領導指數由119名增加到208名,保證了基層警力充足。把科技支橕作為推動防控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建成視頻監控平臺28個,整合市區1350個社會單位視頻點位,實現了全市4807個監控點位聯網調看。同時,大力推進警務綜合平臺等26項科技應用重點項目建設。
在城區公安分局設立兩個刑偵專業隊,整合刑事技術力量,實現技偵、網安手段前移,有效提昇了打擊效能。搭建互聯網社會管理平臺,強化網上打擊手段,加強輿情引導,實現了網上管理精准化。同時,大力開展『互聯網+政務』建設,推出了『網上公安局』、『掌上公安局』等服務管理新舉措。
合成作戰健全一體化工作運行機制
『我們建立完善屯警街面、網格布控、動靜結合、群防群治的防控新機制、社會治安實時研判機制,健全完善聯防聯勤、一呼百應的扁平化指揮機制,實現了對社會面全方位、全時空的動態掌控。』佳木斯市綜治委負責人說。
據介紹,佳木斯市科學測定打防常量,規律劃分打防重點,預警指導打防行動,大力推行情指融合、情勤對接的情報指揮一體化運行機制,實現了准確防范、精確打擊。以指揮中心為司令部,依托視頻監控系統、警務地理信息平臺、350兆手持臺、警務專線等科技手段,進行扁平化、可視化、點對點指揮,構築起統一指揮、整體聯動、反應迅速的指揮實戰體系。以警務室為『點』,駐警定位巡防;以道路及街巷為『線』,警車流動巡防;以網格為『面』,組織警民聯防力量全覆蓋巡防,形成了『網格布局、條塊分割、分工協作、整體聯動』的巡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