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跨越大半個中國 家族99口人實現大團圓滿滿的愛與牽念
2017-02-12 07:03: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曉晨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2月12日訊 在中國人的習俗裡,過了正月十五,年纔算真的過去。每到春節,團圓永遠是一個家庭最渴望的主題,近百口人的大家族,很多人跨越了大半個中國回家過年。有了跨國婚姻,多年沒在國內過年的冰城男子,也趕在春節前回國,讓下一代體味中國的年味。近日,記者采訪了兩個家庭的團圓故事。

  冰城80後青年凌明照:

  帶著洋媳婦和子女回中國過年

  春節期間,在哈爾濱居住的凌明照在陽臺上掛起了大紅燈籠。前幾天,他告訴兒子馬克,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後,就得把燈籠摘下來了。可兒子說:『爸爸,別摘下來,掛著多漂亮呀!』1歲多的小女兒也不停地擺著小手,表示不同意。見孩子們反對,凌明照只好妥協道:『滿足你們的要求,咱家的燈籠一直掛著。』聽到這話,兩個小家伙高興得拍起手。

  凌明照生於1984年。2003-2009年,他曾到烏克蘭留學,學習經濟。在那裡,他學會了俄語,回國後就想找位俄羅斯姑娘做妻子。朋友們知道他的心思,一次聚會上,一個朋友特意把在哈留學生、俄羅斯姑娘善雅介紹給了他。善雅也是1984年生人,長相明艷可愛,凌明照一下就喜歡上了這位俄羅斯美女。在隨後的交往中,凌明照和善雅真就迸發出了愛情的火花。2011年,凌明照和善雅結婚,妻子的中文名字也就變成了凌善雅。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於2013年12月,是個男孩,叫馬克。2015年12月又有了一個女兒,叫維多利亞。因為孩子都出生在冬天,考慮到方便妻子生產,凌明照跟妻子在俄羅斯過了4年春節。

  『前幾年的春節,我都在國外,父母年紀大了,很想念我。而且孩子在俄羅斯一直過聖誕節和元旦,從沒體味過中國的年味,實在是太遺憾了。』小女兒滿一歲後,漸漸懂事,2016年年底,凌明照特意把妻子和兩個孩子帶回中國,讓他們感受一下中國過年的氣氛。可惜春節前夕,他的大爺突然去世,讓大家族團聚的願望成了泡影,不過他們還是過了個有著濃濃年味兒的中國年。大年三十早晨,凌明照就帶著一雙兒女在自家大門上貼起了春聯,在客廳內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

  小區裡有人放鞭炮煙花,凌明照一開始有點兒擔心,怕在國外生活的孩子不適應。可事實是,大兒子看到五彩繽紛、絢麗奪目的煙花,立刻興奮不已,還主動要求和爸爸一起放煙花。小女兒幾天下來,也已經能聽著鞭炮聲入睡了。

  春節期間,各商家張燈結彩,凌明照的兩個孩子在街頭看到有大公雞玩偶向他們拜年,開心極了,他們告訴爸爸:『中國年,真有趣。』對長輩給的壓歲錢,兒子馬克也表現出十足的興趣。有客人給紅包,他會拱手道謝,然後用不太標准的漢語說:『恭喜發財,大吉大利。』

  凌明照一家四口

  全家99口人:

  有人跨越大半個中國回家聚會

  『一個大家族,舅姥爺舅姥姥、表外甥表侄女……』這些多年不曾接觸的稱呼,讓26歲小伙王昊天過年期間很發蒙。王昊天的姥爺穆登泰今年75歲,姥爺那輩有兄弟六人、姐妹兩人,算下來,現在全家共有99口人,而且很多家庭都是四世同堂。按照往年的習慣,大年初四一大家子人要聚在一起。今年大年初三,王昊天從哈市開車送母親穆立薔回了趟寧安的姥姥家。

  在這個大家族裡,生活在寧安當地的有60口人,其他人都在外地生活。一到過年,在江西、浙江讀書的學生,在北京、廣州拼事業的家族成員都盡量回到老家,參加一年一度的家族聚會。

  近百口人聚會,家裡人都是到當地最大的飯店提前預訂,而且聚會那天也是格外熱鬧。因為王昊天母親的大爺、大娘、二大爺在前幾年去世了,80歲的二大娘成了最年長者,年齡最小的是大爺家的曾孫女,只有3歲。長輩一桌,男士一桌,女士一桌……大家來自各地,一見面,相互介紹認識就得花一個多小時。不過,很快推杯換盞聲便此起彼伏。

  王昊天說一大家子人聚會,最發愁的是正確稱呼大家,『見了親戚只能傻笑,不是長輩們在一旁提示,根本不知道如何稱呼,我的一個小舅比我還小一歲。』別說偶爾回姥姥家的王昊天,就是他舅媽趙艷輝,做了22年的穆家媳婦,一直生活在寧安老家,說起這事也很感慨,『我嫁到穆家好多年了,幾位大爺長得特別像,好多年都分不清,到現在家裡人還有一些沒認全呢。』

  春節前,王昊天的舅媽趙艷輝還翻出了當年的老照片,其中一張是穆立薔堂姐妹9人在1972年的合影,45年後,9個姐妹按照當年的位置順序,又照了一張合影。『當年照相時,我只有6歲,最大的姐姐10歲,最小的雙胞胎妹妹只有一歲,現在我們都是中年人了。我也當上了奶奶。』穆立薔無限感慨地說。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