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13日訊 記者從省政府獲悉,日前《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意見》制定出臺,提出到2020年,我省將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一遍並培養出一大批現代青年農場主,使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總數達到10萬人。
我省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將堅持政府主導、依托產業、注重實效等原則,主要目標任務是依托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推動農民由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打造一支適應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需要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積極探索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專業服務型『三類協同』,初、中、高級『三級貫通』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體系,構建以各級農業廣播電視學校(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為主體、各地涉農職業院校等多方參與的『一主多元』教育培育體系,不斷提高職業農民綜合素質、生產經營水平和自我發展能力,引導農民走上職業化發展道路,將其培養成建設我省現代化大農業的主導力量。
《意見》中明確將七個方面作為培育工作的重點,一是科學遴選培育對象,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主、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農業企業負責人等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為重點培育對象,兼顧專業技能型、專業服務型職業農民及返鄉涉農創業者、退役返鄉軍人、『農二代』等農業後繼者,讓真正從事農業生產、迫切需要科技的農民優先接受培育。二是創新培訓方式,開展全產業鏈培養和後續跟蹤服務,建立田間課堂、流動課堂、固定課堂,實行『分段式、實訓式、參與式』培訓模式,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化手段開展在線教育培訓、移動互聯服務、在線信息技術諮詢、全程跟蹤管理與考核評價。三是豐富培訓內容,按照我省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特別是針對農業結構調整、綠色發展方式、儲藏運輸、生產加工、市場營銷等設計全產業鏈的培訓內容。四是加快構建和完善『專門機構+多方資源+市場主體』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五是加強職業和學歷教育,采取彈性學制、『半農半讀』形式,就近就地開展中高等農業職業教育,並加強涉農專業全日制學歷教育。六是規范認定管理,由縣級以上政府發布認定管理辦法。七是落實扶持政策,優先支持承包地向新型職業農民流轉,並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各類農業補貼、科技示范項目及各類產業項目上予以傾斜;鼓勵涉農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公益性農技推廣等機構提供技術指導服務;鼓勵金融機構在金融信貸、農業保險等方面優先支持新型職業農民,並適當放寬條件;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新型職業農民以組織的形式參加城鎮職工養老、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後,享受與城鎮職工同等的社會保險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