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5日訊 近年來,青岡縣堅持以供給側結構調整為方向,以『主輔雙強』為目標,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抓龍頭、建基地、強保障,全力推動畜牧產業提檔昇級。2016年,青岡縣畜禽飼養總量達到785.2萬頭(只),畜牧業增加值佔農業增加值比重的46.1%,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省奶牛生產重點縣和全省動物防疫先進縣。
強化龍頭牽動,這個縣堅持把扶持壯大龍頭企業作為推動畜牧業發展的強力牽動,先後引進建設全省第三大生豬屠宰加工企業(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四川長林、白鵝屠宰加工能力東北前三——宏熙牧業、全省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恆陽集團等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引帶,全縣從事畜禽生產企業達到40餘戶,養殖戶達到5萬多戶,初步形成了奶牛、生豬、肉牛、白鵝四大畜牧主導產業。在生豬產業發展上,青岡立足提昇市場競爭力和產品影響力,積極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發展,長林公司新建了熟食品深加工和生豬養殖基地項目,實現了以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熟食品加工、冷鏈物流配送全產業鏈開發,引帶全縣生豬規模養殖場區大戶達到100餘戶,生豬飼養總量保持在100萬頭以上。
強化基地建設,這個縣堅持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發展方向,推動畜牧業發展由數量增長向數量質量並重、由粗放高耗型向節約高效型轉變。青岡長林公司充分利用生豬規模場區建設資金補貼,結合全縣脫貧攻堅實際,與貧困村或貧困戶合作,采取『代養』養殖模式(由長林公司提供生產經營所需仔豬、飼料、獸藥、防疫技術指導等,養豬基地或農戶負責飼養,待仔豬達到育肥標准後,長林公司以每頭生豬180元左右的純效益進行收回),打造建設年出欄100萬頭綠色富硒生豬養殖項目,在推動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進一步拓寬農民的增收渠道。同時,大力推廣『集中規模飼養+適度規模牧場+合理飼料用地』的循環種養模式,促進種養結合循環發展。恆陽集團3萬頭泌乳牛養殖基地,與周邊農戶簽訂4萬畝青貯飼草種植合同,利用牧場產生的糞便堆肥發酵還田,生產有機飼料飼喂奶牛,年可生產綠色鮮奶20萬噸,實現種養結合,循環發展。
強化要素保障,這個縣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技術、資金等難點制約,創新機制,加大投入,全力保障畜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在組織領導上,成立奶牛、生豬、肉牛、白鵝四大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組長分別由相關縣處級領導擔任,具體負責產業發展的規劃、指導、推進等工作。在技術服務上,組成畜牧技術服務隊包扶場區、養殖大戶,免費開展技術培訓,並在繁育、防疫、飼養等方面提供全程指導。在資金扶持上,組建了農投公司,政府聯合龍頭企業向銀行注入擔保基金,放大10倍作為畜牧業發展資金,為從事畜禽養殖的各類主體解決融資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