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6日訊 老火車站、偽滿電報大樓、江橋抗戰紀念地……這些鶴城人耳熟能詳的歷史遺跡,都是老卜奎曾被日本侵略者奴役留下的印記,也見證了英雄的齊市人民奮起反抗日寇侵略並最終取得勝利。
目前,齊齊哈爾市共登記抗戰時期歷史遺址、遺跡166處,包含了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如此眾多的文化資源已成為齊齊哈爾市悠久歷史中重要的城市符號之一,對其加以挖掘和利用,對於提昇城市品位,擴大城市影響力具有非凡意義,也為持續推進齊齊哈爾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提供了新載體,為鶴城城市建設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2014年8月,齊齊哈爾市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幾年來,隨著名城建設這一長期的、動態的工作持續推進,齊齊哈爾市將其與城市建設結合起來,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努力使以抗戰時期遺址文化資源為代表的歷史印記在城市建設中綻放光彩。
歷史遺跡搶救第一,保護為先。2013年,市財政投入50餘萬元,用於制作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標志。2014年,繼續補充掛裝32塊文物保護標志,進一步增強了全社會的保護意識。目前,齊齊哈爾市抗戰時期重點文物在保護范圍劃定、保護標志設立、科學記錄檔案編制、群眾性保護組織建立等方面均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為避免在城市拆遷和改造中傷及文物問題的發生,市規劃部門派出工作人員采取走訪、踏查、征集、普查、查閱資料等方式,開展了全面普查工作,為抗戰時期侵華日軍飛機庫、大黑包等歷史建築、工事的保護定級與開發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齊齊哈爾市還將抗戰時期文物遺址保護利用融入推進城市建設中,積極組織協調市財政、規劃局、文保等相關部門開展工作,市政協及各界專家學者等主動進行相關論證和協商,爭取上級相關資金和企業資金進行修繕和建設工作也正順利推進。其中,516化學毒氣部隊舊址先期保護工程取得進展,2015年,爭取到省級財政專項資金73萬元,隨著該遺址博物館建設的逐步展開,將成為我省繼731部隊舊址後,又一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東北講武堂黑龍江分校舊址綜合利用工程已列入政府重點推進項目,齊齊哈爾市將對其進行綜合規劃,擬將其建成北方少數民族軍事文化公園,充分發揮其歷史文化價值。東盛侵華日軍建築群、西滿革命烈士陵園等保護修繕項目資金也逐步得以爭取和落實。
當前,市委提出了12個重點推進產業,旅游產業是其中之一。齊齊哈爾市將今後抗戰時期文化遺址保護利用納入旅游產業,並開始著手制定相關挖掘、保護、利用規劃。未來,一條貫穿全市的以抗戰為主題的紅色旅游線路將逐步顯現,齊齊哈爾這座英雄城的影響力也必將得到更大的提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