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16日訊 凌晨5點,天還未亮,她便出了家門。坐在去往運動場的首班公交車上,她還沒來得及犯困,一天的訓練計劃便『佔領』了腦海……她,就是44歲的全國殘疾人運動優秀教練員、綠色中國行公益大使、中國·七臺河特奧速滑隊公益教練員張傑。目前,在張傑的特奧速滑隊,有32名運動員,其中,聶雙月、高萌、唐春雷三人入選了國家隊,即將在維也納冬季特奧會的賽場亮相。
不拿工資的隊長兼教練
『恨不得像孫悟空施個法讓他們滑起來』
『劉寶貝,乖啊,用力側滑』、『糖糖、小戰車配合好』……冰場上,弟子們正在訓練,看著三十多個孩子熟練地打磨著滑冰技巧,張傑倍感欣慰。
1972年出生的張傑,是冬奧冠軍楊揚的師姐,她是七臺河短道速滑在全省、全國、亞洲、世界大冬會的首枚金牌獲得者。作為中國短道速滑的『大姐大』,張傑與同樣獻身短道速滑事業的丈夫董延海曾經留學、客居日本。
2014年,七臺河基礎選材訓練告急,董延海作為特殊拔尖人纔回到家鄉創建『七臺河市少兒短道速滑特色學校』。當『冰場利用』與『智障人士』相遇,張傑與董延海決定組建一支特殊短道速滑隊伍,『我找到了七臺河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白兆祥,提出了創建特奧速滑隊的設想。』
2014年10月,世界第一支規模最大的中國·特奧短道速滑隊成立,有26名隊員,張傑成了不拿工資的隊長兼教練員。『當孩子們一個個走上冰面,有的害怕得立刻哭起來,有的嚇得雙腿直發抖,有的孩子剛上冰立刻摔倒……我當時的心情真是五味雜陳,恨不得一下子變成孫悟空,施個法。短暫慌亂後,我鎮定了一下,孩子站不起來、滑不起來就是我的責任,無論付出多大努力,我都要讓孩子們成為滑冰隊員!』
從智障孩子到運動健將
『我都叫他們寶貝韓寶貝、劉寶貝、聶寶貝……』
成立之初的特奧速滑隊有26個孩子,全部來自七臺河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白兆祥告訴記者,當時成立速滑隊,他抱有很大期望,但是也替張傑擔心,『有的是聾啞人,有的患唐氏綜合癥,還有的患自閉癥,大多數孩子都很自卑、膽小。』
張傑介紹,隊裡的韓寶貝是張傑鼓勵最多的孩子,剛到速滑隊,韓寶貝躲在角落裡,不搭理任何人,『我有一次發現,孩子比較喜歡別人表揚他,只要一表揚,他眼神立刻不一樣,特別靈動、自信,從那以後我就表揚韓寶貝。』在她的鼓勵下,韓寶貝敢轉彎滑冰了,訓練更刻苦了。『教練媽媽,我會了,我會了!』邊說邊滑的韓寶貝,讓張傑多次淚流滿面,『好像所有付出都有了回報,老天被我感動了』。
對於隊裡的孩子,張傑都叫他們寶貝,『韓寶貝、劉寶貝、聶寶貝……』在張傑看,孩子們都有潛能,只是沒有一個契機,將他們身體裡的能量釋放出來。訓練時,張傑兩手反復比劃表達,一個細小的動作,張傑需要講解數千遍,通過練習,讓孩子們掌握可能要練習上萬遍。
做一名義務培訓的公益教練員,張傑15個月的啟蒙、輔導、訓練,從冰上爬著前行,抱著、攙著、扶著滑行,到冰上飛馳,張傑與孩子們一起摔過、哭過、笑過,換來的是隊員們智力改善、情商提高、習慣養成,成了冰上運動健將、生活自理能手。
在2016七臺河未來之星短道速滑挑戰賽中,特奧隊員與正常孩子同場競技,獲得了500米和1000米第一名的好成績。
1200餘篇日記寫滿孩子進步點滴
『希望我能做更多孩子的翅膀,帶他們逆風飛翔』
張傑告訴記者,在成為教練的這些日子,她用愛和執著改變著孩子的人生軌跡,質朴的孩子們也用最單純的行動表達著愛,『孩子們給我送過手工制作的水杯、勺子、繪畫、賀卡,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很珍貴。』
前不久,三名特奧隊員經過選拔,入選了特奧國家隊,今年3月上旬將代表中國參加2017年奧地利維也納世界冬季特奧會。
在入選的三個孩子中,張傑對聶雙月小豆包印象深刻。剛入隊,小豆包見人就哭,唯獨看見張傑眼神中有求助的意思,『我嘗試去抱著她,小豆包還真跟我了,就這樣,我整堂課抱著她,從讓她站在冰面到開始滑行,我用了一年時間。』小豆包屬於智障孩子,訓練中需要輕聲細語、多鼓勵,張傑為了討好她,凌晨起床做小豆包愛吃的飯團,鼓勵小豆包獨立上冰滑行,『我有一個康復日記,日日記錄每一個孩子的進步、問題、反饋,不知不覺已經寫了十大本子,共1200多篇。』
多年的付出,丈夫董延海和女兒都很理解和支持張傑,『為這些特殊孩子,我們覺得很值得。』
現在,張傑帶領著三個孩子在成都集訓,3月13日將奔赴維也納參賽。3月19日,張傑的生日也要在特奧會的賽場上度過了。『即將到來的生日,我的願望是三個孩子能取得好成績!』張傑滿懷期待地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