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立市工業項目加速聚集
2017-02-17 10:30:4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樹永 德健宇 金海龍 孫昊 王文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牡丹江市機器人科教示范區,上海太敬集團的機器人在表演舞蹈。

  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天合石油集團匯豐石油裝備股份公司建設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石油鑽具生產基地。

  黑龍江日報2月17日訊 2017年,牡丹江市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做好『三篇大文章』,打響產業項目建設攻堅戰,努力使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總量和增速躋身全省前三位。

  加快建設現代新型工業重鎮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做好『三篇大文章』的指示精神,緊密對接《中國制造2025》和東北振興等國家戰略,牡丹江市將全力抓實工業立市,力推立市工業項目加速聚集。

  改造昇級『老字號』。該市將用新技術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全面昇級改造傳統產業,大力支持傳統企業技改昇級、嫁接重組、平臺整合、價值鏈組合、相關產業融合,力推企業上市,培育知名品牌,打造『百年老店』。深度開發『原字號』。抓好『五頭五尾』,圍繞『糧林藥礦水』等重點領域,在玉米、北藥、石墨、高嶺土、礦泉水開發及深加工上生成大項目,努力打造一批『頂天立地』與『鋪天蓋地』結合的50億級以上龍頭企業、100億級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培育壯大『新字號』。深入落實創新驅動戰略,深化與中科院、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設立百億級產業基金,加大高新技術產業投入,力爭引入顛覆性技術,在醫藥、生物、醫療設備、機器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加快形成一批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

  創新產業項目生成落地機制。堅持引資引智引技並舉,動態生成產業路線圖、項目庫、企業庫、資源庫、人纔庫,多路並舉,努力提高產業項目的層次和精准性、實效性。『定點爆破』,對接世界500強、央企和民企500強精准招商;『按圖索驥』,按照產業目錄推進產業鏈和各產業50強招商;『共享共生』,按照產業集群、產業關聯開展招商和服務,打造醫藥、醫療、醫療設備產業群,智能裝備、智能家居、智慧城市項目產業群,以及生物、生命科學、養生養老美容產業群等三大共生產業基地;『築巢引鳳』,以境內三個國家級園區為重點、各縣(市)區園區為支橕,以境外園區為外延,突出主導產業、集成生產要素、完善配套功能、降低綜合成本、提高服務效能,推動園區載體功能提昇。

  2017年,牡丹江將舉全市之力實施工業立市戰略,抓好食品醫藥生物產業,充分利用境內外『糧林牧漁藥』資源吸引立市項目;抓好高端裝備制造業,重點聚集醫療儀器、機器人、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石油裝備等產業,盡快形成主導優勢產業;抓好新材料產業,加大石墨、高嶺土、玄武岩等精深加工力度,重點在高端石墨、人造玉、輕型材料、硬質材料等領域爭取突破,打造林口、穆棱高端石墨產品生產基地;加快建設牡丹江煙廠、珍寶島藥業、百威啤酒等『煙酒藥油乳水』稅源型項目,力爭全市新開工10億元以上工業項目5個以上。

  打造現代服務業『昇級版』

  圍繞供給優勢突出、市場需求廣闊、帶動作用顯著的重點領域,牡丹江市將推動服務業大項目引領、商業模式創新、跨界融合、平臺整合。

  加快提昇旅游、健康體育、養老養生等產業競爭力。傾力打造鏡泊湖和中國雪鄉兩大品牌,深度開發旅游資源和旅游產品,包裝推進重大旅游項目,提昇鏡泊勝景、渤海古國、百年口岸、橫道俄鎮、林海雪原、中國雪鄉、東北虎園的文化內涵和品牌知名度,打造北國風光生態旅游勝地。充分利用冰雪冷涼資源,大力發展冰雪旅游、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冰雪教育和大數據、冷鏈倉儲物流加工產業,把牡丹江冰雪經濟抓到極致。依托牡丹江醫學院、衛校和10個三甲醫院等醫療資源,發揮生態優勢,引進健康產業戰略投資者,實施『中西名醫引進計劃』,重點打造醫學美容、中醫診療、心血管病等特色專科,培育發展『生態環境+健康食品+醫療醫藥+運動康體+養生養老』的大健康產業,打出『要健康就到牡丹江』的城市新名片。

  該市將深化與中林集團合作,提昇鏡泊湖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完成環湖路建設,開發滑雪小鎮、航空小鎮等旅游特色城鎮化項目和狩獵場、特色動物園(館)等項目,積極推動中西名醫引進以及養生養老、醫養結合、醫療美容等項目,力爭開工30億元以上現代服務業項目3個以上。同時,還將加快提昇金融、物流、商貿、網絡影視、文化創意等產業支橕力,鼓勵各類投資者在牡設立金融機構,深化政府投融資體制改革,引導企業利用多種融資工具加快發展。

  發展特色高效精品農業

  2017年,牡丹江市堅持把現代農業、美麗鄉村、幸福農民作為該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以農民持續增收為核心,不斷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該市將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特色高效精品農業發展,發揮農村三次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乘數效應,圍繞『一軸四帶六區』產業布局,建設一批『菜菌藥果煙』大型基地。抓住國家大力推進退耕還林還湖還草的契機,藏糧於地、植富於林、興牧於草、休耕於藥、恢復生態,鼓勵藥企在牡丹江建設北藥種植基地,打造牡丹江系列特色道地藥材地理標識。加快構建現代經營體系,以規模化經營為方向打造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體系,以現代營銷方式叫響牡丹江優勢農產品品牌。鼓勵建設和培育各種農資、農產品、林產品、北藥集散市場以及現貨與期貨、線下與線上結合的交易所及金融、物流、電商服務平臺。

  該市將在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完成扶貧脫貧任務上持續加力,努力新增林下經濟10萬畝,綠色有機認證面積、線上銷售額分別達到480萬畝、25億元,全面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設農村示范社區2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20個;確保實現全市22個村、2.45萬人提前3年全部脫貧。

  與此同時,為推動開放昇級,加快建設東北亞區域合作示范城市,牡丹江市將以發展開放型經濟為主攻方向,加大進出口、產業項目和園區建設力度,推動綏東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使牡丹江保稅物流中心通過驗收並投入使用,力爭將地產品出口比重、進口資源落地加工率分別提高到18%和54%。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