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19日訊 近日,記者來到大慶石化公司塑料廠,看到的是一片繁忙的生產景象。
7時40分,在全密度一車間的交接班室,下夜班和上白班的人員整齊地排列兩旁,雙方就生產運行、工藝參數變動、防凍防凝等情況面對面進行崗位口頭交接,直到接班人員對交班的內容及情況確認無異議並簽字後,纔算完成了『無縫對接』的交接儀式。
全程參加交接班儀式的安全工程師王三峰說:『工作了8小時,交接班時容易思想松懈,如果出現漏交或忘交的內容,會給下一個班次的人員留下隱患。我們車間推行標准化交接班模式,就是要將每一個工作環節做細做實,強化班組人員的責任意識和執行力,實現裝置運行的本質安全。』
裝置設備是生產產品的物質基礎,是生產管理的核心。大慶石化塑料廠現有6套裝置8條生產線,新老裝置並存,工藝技術復雜、聯鎖點多、可燃介質多,長周期運行難度大。在這種情況下,2016年,塑料廠6套裝置非計劃停車次數比上一年同期減少50%,全年實現19個裝置長周期生產目標。其中,高壓一、全密度一、全密度二裝置分別實現168天、253天和302天的歷史最好紀錄。
目前,聚乙烯市場經過幾年的低迷後,逐漸走出低谷,高效高產就意味著創收創效,讓裝置實現『長跑冠軍』,無疑就是實現企業挖潛增效最有力的保障。
記者來到高壓一車間,技術負責人張佔賓正在按照『三級巡檢』要求,對分管的區域進行詳細檢查,他說:『對裝置進行全面掌控排查,不能有絲毫馬虎。』
在全密度二車間,記者看到生產二班班長劉喜慶正帶領班組人員對原料罐進行處理。劉喜慶介紹說:『由於原料罐排氣孔過短,導致蒸汽冷凝液滴到框架上結冰,如不及時處理,會對產品質量產生影響。』零下24攝氏度的奮戰,大家沒有一句怨言,技術員毛可新把蒸汽排放孔用鐵皮加長,清除設備底部的殘冰,手凍僵了,搓一搓繼續乾,頭上的汗珠一串串地從額頭滑落……
在低壓聚乙烯車間,儀表低壓班組技術員信亮正在整理控制室盤後接線,對裝置儀表管轄內的低標准進行整改。他小心翼翼地將零散懸掛的接線捋順,並放入接線槽中,同時用綁帶固定。通過完善處理,接線不僅看著整齊,也消除了安全隱患。
對於塑料廠計劃科李佳來說,每天打開電腦統計、匯總各裝置產量,是一項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工作。李佳說:『2016年,我們累計生產聚乙烯產品108.4萬噸,完成計劃的104%,繼2014年後再次突破百萬噸,創歷史最好水平。我們要抓住市場轉暖這一有利時機,全力做好高產、高效文章,為企業繼續增收創效交上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