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老百姓吃上綠色"俄貨"
2017-02-20 07:09: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穎 趙輝 杜懷宇 王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內中鼎公司的設備。蘇強 攝

  黑龍江日報2月20日訊 在綏芬河綜合保稅區,記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新開工或續建企業,不約而同地把產品定位在了食品或與食品相關聯的項目上。

  綏芬河遠健進出口公司在保稅區內建設了一處面積達2500平方米的冷藏加工車間,並投資200萬元建了200立方米的養生池。養生池裡,有從俄羅斯進口的野生蝦、貝類、蟹等海產品以及甲魚等淡水產品,當地的百姓不出國門就可以吃上進口鮮活水產品。在冷藏加工車間裡,除進口綠色無污染的大馬哈魚、鰈魚、海參、蟹肉等優質海產品外,已經加工好的10噸俄羅斯淡乾紅海參,也全部接到了國內訂單。下一步,他們在進行活水產品貿易同時,還要深加工生產進口海產品罐頭,面向日本、韓國和國內市場銷售。

  全國500強廣東僑興集團也看准了綠色食品這個產業,投資6億元打造的僑興遠東現代農業項目,致力於境內外聯動:境外,糧食種植、畜牧養殖,現已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耕種土地16.5萬畝,可年產大豆1.5萬噸、玉米2.5萬噸;境內,投資3億元、佔地8萬平方米,在綜合保稅區建起了糧食加工項目。公司負責人杜華林向記者介紹,目前面積1000餘平方米鍋爐房主體鋼結構已完工,筒倉基礎主體已完工,5個筒倉2016年建成3個。

  不止一個僑興,總投資20億元的中俄農牧業產業示范園區是由中鼎牧業建設的又一個境外境內聯動項目。境外,他們已在俄羅斯租賃土地1萬公頃,種植作物6000公頃,飼養奶牛350頭,豬1300餘頭;境內,爭取乳制品回運加工,生產巴氏液態奶銷往國內市場。在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建設現場,中鼎牧業項目經理趙忠煥告訴記者,目前,鍋爐房和倉庫都已經完工,黃豆油脂加工設備也安裝完成,現場正在安裝加工車間的鋼結構,預計5月進入生產階段。此外,黑龍江商和啤酒飲品精釀、良運油脂飼料加工、馳宇面條加工等一系列食品加工項目,也正在運行中。

  專業人士分析,隨著匯率波動,貨物進口出現了較大的利潤空間;同時出口貨物大幅遞減,而中國對俄羅斯商品的需求卻在增加。因此,以油、面粉、糖果、巧克力、酒類、冰鮮海產品等為主的俄羅斯商品,開始成規模地從口岸入境,並輻射國內市場。

  俄羅斯商品進口數量的大幅度增加,其實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俄羅斯土地肥沃,自然環境清潔無污染。俄羅斯糧食和食品憑借純綠色、無污染、無添加、無公害等標簽,不斷地、深入地撥動著中國消費者敏感的『食品安全』神經,使俄羅斯農產品一路暢銷。而作為『國境商都』的綏芬河,無疑是『晴雨表』和『風向標』。遍布大街小巷的『俄貨店』,使這裡當然地成為全國俄羅斯商品集散中心。距不完全統計,綏芬河市俄羅斯商品專營市場總面積已達5.4萬平方米,專營俄貨的商鋪380家。這個數字,每天還都在不斷被刷新。電商的發展也為俄羅斯食品走向全國推波助瀾。綏芬河市目前已擁有俄商匯、巨狐科技等區域化、個性化自建電商平臺10個,國內及國際銷售網絡正在積極拓展中。在淘寶、京東、微商等諸多電商平臺上,集聚了約6000家俄貨店鋪。

  進口俄羅斯綠色食品,已經成為綏芬河市優勢產業的謀劃和布局,並擺上了全國百姓的餐桌。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