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治國理政新實踐·黑龍江篇】黑龍江省謀劃蔬菜全產業鏈大文章
2017-02-20 07:59: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2月20日訊 黑龍江省蔬菜產業近年來取得了較快發展。據省農委統計,2016年黑龍江省蔬菜播種面積保持穩定,達到362萬畝,其中設施蔬菜播種面積128.5萬畝,同比增長26.9%;產能進一步提高,全省蔬菜產量達1016.5萬噸,同比增長15.5%;設施改進,創新應用高脊高跨增加外覆蓋保溫的土築溫室、雙拱雙膜大棚和保溫大棚,進一步實現了提前延後,地產蔬菜生產秋延後到11月上旬,春提前到3月末,供應期延長70多天;鏈條延長,在南方蔬菜產區連作病蟲害不斷加劇,加工企業原料基地逐步北移的機遇下,加速大型蔬菜加工原料基地落戶黑龍江省步伐,全省蔬菜新增加工量22萬噸,同比增長22.4%。

  近一個時期以來,黑龍江省多措並舉,把發展蔬菜外銷產業作為黑龍江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突破口。省農委醞釀成立『北菜南運』產業發展組織機構,聘請大專院校、科研機構31位專家成立全省蔬菜產業發展專家指導組。與此同時,強化模式推廣,適度增加菜、果、瓜、菌面積。提煉、創新特色作物42種高效栽培技術模式和16個主要外銷品種種植模式,已經編制成冊,印發全省指導生產。

  近年來,省財政資金進一步向蔬菜產業傾斜,2016年拿出1.8億元扶持經濟作物產業發展。與此同時黑龍江省強化示范引領,結合『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補助項目』,重點打造經濟作物優質高效栽培技術示范基地36個。結合『園藝作物標准化示范區創建』項目,打造4個產加銷游一體、產業鏈條完整的省級現代標准化園藝作物示范園區。

  制約蔬菜發展瓶頸待突破

  盡管黑龍江省蔬菜產業發展成效顯著,但也存在明顯的制約條件亟待突破。

  據省農委經濟作物指導站有關人士介紹,黑龍江省蔬菜生產仍然主要依靠低成本勞動力生產模式,分散經營的大部分菜農依然沿襲著傳統的生產方式,技術落後,設備陳舊,管理粗放,生產規模化程度不夠,削弱了市場競爭力。標准體系雖然初步建立,但標准化生產推進力度不大。

  產業化程度較低也制約了蔬菜產業的發展。業內專家認為,黑龍江省蔬菜產業鏈下游環節能力仍比較薄弱,采後處理與加工技術研究與應用相對滯後,產業鏈後端價值開發不足。上市產品大多屬於初級產品,產後附加值不高。配套冷鏈設施相對缺乏,貯藏能力嚴重不足。蔬菜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整個輸送過程中,由於采摘不當、貯藏不善、運輸方式和包裝落後,導致采後損耗達35%以上,直接影響產品上市的品質和價值。

  黑龍江省菜農商品意識和市場營銷能力較弱,主要依靠運銷專業戶來地頭收購。不少地區的合作組織仍處於初級階段,難以實現優質優價。

  科技人纔短缺也是制約黑龍江省蔬菜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指導服務程度較低,菜農難以在第一時間獲得技術指導,致使個別地區出現了『有地不會種,有秧不會管,有病不會防』的尷尬局面。

  發展蔬菜外銷拉動經濟發展

  『蔬菜產業如何發展?黑龍江省發展蔬菜外銷生態優良,產業優勢明顯。發展蔬菜外銷產業,將很好解決「菜籃子」和「錢袋子」問題,對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將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省農委經濟作物指導站負責人說。

  據介紹,今年黑龍江省蔬菜外銷量、加工量力爭實現150%的增長。計劃用2?3年時間,全省蔬菜種植面積發展到1500萬畝。僅發展蔬菜和鮮食玉米,全省就可減少玉米面積1000萬畝。據測算,全省種植1500萬畝蔬菜產業可新增就業人數300萬人,間接帶動就業30萬人。

  據悉,黑龍江省蔬菜發展將突出開拓南方夏秋淡季市場,堅持露地和設施蔬菜同步推進,充分釋放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的後發優勢,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生產,培育可推廣復制典型樣板,整合放大產業鏈條,打造龍江農業現代化新亮點。到2020年,全省蔬菜播種面積規劃發展到1500萬畝,蔬菜年外銷量達到500萬噸,菜農戶均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打造一批標准化蔬菜生產基地縣,每個基地縣蔬菜面積達到50萬畝,其中設施蔬菜面積發展到10萬畝。

責任編輯:劉博

【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黑龍江做好三篇大文章

【專題】習近平治國理政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