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稀罕事兒
搜 索
大慶十萬單身老人想找伴"羞開口" 怕外人"笑話"成主因
2017-02-23 09:05:05 來源:大慶網  作者:鄒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3日訊 最近,家住讓胡路一區的李大爺,很犯愁。一年前,他通過晚報找老伴欄目,找到了一位心儀的老伴,可是兩人在一起過日子後,總是因為一些小事產生矛盾。

  李大爺感嘆:『年齡大了,找個誠心過日子的老伴,咋就這麼難呢?』

  目前,大慶市60歲以上老人,超過40萬,其中獨身老人約佔四分之一。獨身老人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這些單身老人的再婚問題,也引起廣泛的關注。

繪圖/尤陽

  矛盾一老伴一生氣就回家

  今年73歲的李大爺,去年找了老伴,孩子們也都特別支持。

  『剛住到一起的時候,她提出買新的生活用品,我說家裡啥都有,咱倆都這麼大歲數了,沒必要花那個錢。她聽了就不願意了,回自己家了,後來我去她家好幾次,纔把她接回來。』李大爺說。

  再後來,老伴又提出一個要求,每個月要2000元的零花錢,李大爺也同意了。

  可是讓李大爺沒想到的是,他給老伴的錢,老伴並沒有花,而是偷偷地攢起來了,准備留給自己的兒女。

  『這件事讓我挺生氣,我們過日子,她還從我這拿錢給她兒女,這樣做太不公平了。我一輩子都當家,現在真受不了這個氣。我算了一下,我們在一起大概一年的時間,她回家十多次,每次生氣走了,都是我接她回來,我准備放棄了。』李大爺說。

  矛盾二老伴幫子女看孩子

  家住紅崗區的趙大爺,3年前老伴去世。

  兒女們怕他一個人生活孤單寂寞,托人給他找了個老伴。可兩人生活沒幾天,女方的兒子離婚了,孩子沒人照看,她只好回家,幫兒子看孩子。

  『就這樣,我們過起了兩地分居生活,前段時間,我騎摩托車去她家,途中突發腦出血住院了,住院期間,都是兒女照顧我,她領孫子來醫院看看就走了。從那以後,我就不打算和她過了。』趙大爺說。

  趙大爺認為,老了找個伴,就是一起有個照顧,這樣總不在一起,還不如自己生活了。

  當趙大爺提出分手時,女方還不同意。表示想和趙大爺好好過日子,如果趙大爺能接受她的孫子,她就把孫子領回來。

  這樣的要求,趙大爺沒有同意。

  調查單身佔總數四分之一

  就目前情況來看,中老年人已經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擇偶群體,而60歲以上獨身人士的群體,更是寵大。想找個老伴相互依靠的老人佔很大一部分。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大慶市60歲以上老人,超過40萬,其中單身老人約佔四分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60歲以上喪偶的老年人的數量,正處於快速增長的狀態。

  孩子們長大成人後,從父母家中搬出去,只剩下老年人獨自生活的家庭,被稱為空巢家庭。

  20年前,老少三輩同居一室的情況,很常見,但如今,很少有老少三輩同住的情況。這說明市民居住條件改善了,很多子女及老年人,因生活習慣的不同,不願住在一起,這也使得大量空巢家庭出現。對於老人來說,精神生活,顯得越來越重要。

  如果兩位老人中,有一位先走或者離異,就會出現獨身老人。

  目前,全社會不僅關注空巢家庭,而且也越來越關注獨身老人。

  乘新一小區紅娘熱線愛心大姐王桂芳稱,他們每年都舉辦一次老年相親會,每次報名的都很多,很多老年人都不想依靠兒女生活。但很多人找老伴時,怕外人笑話,還怕二婚的老伴過不到頭。

乘新一小區紅娘熱線王桂芳,積極幫老年人找老伴。

  主因習慣前後老伴對比

  據記者了解,有一些老人想找老伴,但不好意思說出口,怕親戚朋友笑話,怕子女不同意,就這樣一直單著。還有一部分老人,乾脆去婚介中心報名找老伴,但成功率很低。

  那麼,老年人找伴為啥這麼難?

  王桂芳說,首先,老年男性和女性對於老伴的要求,存在明顯的偏差。不少老大爺找老伴,其實是為了找年輕的『保姆』,而很多老太太找老伴,則是為了找『財主』,這種心理狀態令人擔懮。

  其次,老人習慣對比。有很多喪偶的老人,在找老伴時,總是不自覺地拿眼前的與過去的比,遲遲下不了決心。

  另外,老人們生活了大半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方式,這些習慣,在短時期內難以改變。就是這些生活習慣上的差異,讓一些老人無法走到一起。

  最重要的一點是,過於牽掛自己的子女。

  有的老人找老伴後,需要給兒女看孩子。想找老伴,還要考慮孩子們的看法。

  還有,在彼此的生活中,老人心裡都向著自己的兒女,對住房、金錢的處理,難免『磕磕絆絆』。

  呼吁找老伴要『門當戶對』

  針對老年人找伴存在的問題,大慶市心理衛生中心老年科主任楊海波說,老人們在相親時,不要總把利益放在第一位,應該先看重對方的人品,其次看兩人是否投緣,最後再考慮對方的經濟條件和家庭情況。

  盡量『門當戶對』。

  找與自己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伴侶,如果雙方年齡差距過大,或者生活習慣有很大不同,很容易在婚後產生分歧。

  老年人再婚後,要盡快體察對方的心理特點,正確對待不同個性、性格和習慣,注意互相尊重、互相諒解。不要由著自己的性子做事。

  要同等對待前婚子女。再婚夫婦應克服『排他』心理,把雙方子女都看成自己的孩子,盡到父母的職責,在衣食起居等一些生活小事上,要一視同仁。

  再婚夫婦,由於有昔日婚姻的經驗比較和制約,雙方心理較復雜。但只要雙方積極進行心理調適,互敬互諒,互相信任,是可以創建幸福美滿的家庭的。

責任編輯:王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