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24日訊 近日,哈醫大四院心髒大血管外科二病房接診了一名特殊的心髒病患者,由於心髒上長了一個贅生物,不斷大量繁殖,釋放毒素,從而引發了感染性心內膜炎。通過及時的手術治療,目前患者已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最近三個月,32歲的劉女士開始反復出現發熱伴胸悶氣短的癥狀,住進哈醫大四院心外二科。經過心髒彩超檢查,醫生發現劉女士的心髒上多了一個『不速之客』。這個在醫學上被稱為贅生物的『不速之客』住進劉女士的心髒之後就開始大量繁殖,釋放毒素,隨著血液的流動擴散,引發了感染性心內膜炎、主動脈瓣毀損嚴重、伴大量反流。同時,劉女士還患有先天性心髒病、動脈導管未閉等。鑒於此,該院心外二科王柏春主任經過反復分析病情,決定為劉女士采取手術治療。在調整心髒功能、患者心功改善後,為劉女士實施了感染病灶清除、主動脈瓣置換、肺動脈瓣成形及動脈導管縫閉術。術後劉女士心髒功能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據王柏春教授介紹,心髒贅生物造成的疾病叫做感染性心內膜炎,雖然大家對這個病的知曉率不高,但它的發病率卻在逐年昇高。人的心髒在結構上有四個瓣膜,分別是主動脈瓣、肺動脈瓣、三尖瓣和二尖瓣。這個贅生物可能長在任何一個瓣膜上,並肆無忌憚地攻擊人體。它會導致人體發燒,嚴重者可能引發菌血癥、敗血癥、感染性休克;心衰;栓塞;破壞免疫系統,引起全身的免疫反應。免疫反應甚至會攻擊身體的重要器官,如腎髒。
補牙、輸液不當可引發此病
王柏春教授提醒,生活中以下幾種情形,可能導致這個不速之客被引狼入室。
補牙、修牙、洗牙,這些口腔操作常常會使局部黏膜產生創面,細菌或致病菌就會隨著血流進入到血液循環中,很容易附著在心髒瓣膜附近,經過發展繁殖演變成贅生物。因此建議在進行口腔操作以後,合理使用抗生素;皮膚黏膜感染,比如皮膚上長了個癤子;靜脈穿刺,當穿刺針進入血管,很有可能將細菌帶入血液中,所以大家應遵循醫生建議和倡導的醫療原則: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如需輸液也應該到正規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