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厲害了,我的哈爾濱老年大學 昇級哈爾濱人老年生活 開啟人生2.0版
2017-02-24 17:5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北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4日訊(記者 王北北)如果你對老年大學的認識,還停留在是大媽們哼著小苹果,手腿並用正規學習跳廣場舞的階段,那你絕對是out了。如果你對哈爾濱老年大學報名現場的認知,還停留在鑼鼓喧天、人山人海的階段,大爺大媽們都會笑你更新速度太慢了。

  資料圖。

  資料圖。

  如今的哈爾濱老年大學,是一群『資深學者』的『MBA』,是一群思維活躍、閱歷豐富、追求時尚且准備引領時尚和潮流『學生』的大舞臺,微信咋發我要會,美圖咋美顏我要學,淘寶我要開店,手機攝影攝像加後期制作我要一條龍,在緊跟潮流的浪濤裡,哈爾濱老年人大聲地宣布:我們不是夕陽紅,老年大學幫我們開啟了人生2.0版。

  資料圖。

  資料圖。

  報名現場『空蕩蕩』

  2月21日,是哈爾濱老年大學現場報名的首日,與『空蕩蕩』的報名大廳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校招生處負責人鄭岩滿臉的笑容。原來,哈爾濱老年大學今年春季招生首次嘗試網上報名和現場報名兩種形式,先進行網上報名,網上報名結束後剩餘名額再進行現場招生。『老年人大學今年計劃招收322個班、9591人,比去年同期擴招2000餘人。此次網絡報名4908人次,系統開通半天,名額即被搶報一空。』鄭岩說,這也是為什麼報名現場的沒有往年那麼火爆的重要原因。

資料圖。

資料圖。

  『善謀為老之策,多辦利老之事。這是我們的校訓的後兩句。』該校黨委宣傳負責人王若梅對記者說,嘗試開通網絡報名就是在踐行我們的校訓,避免以前全部為現場報名可能產生的安全隱患,也為了減少老人雪天路滑,奔波到現場來報名的勞頓。

  據王若梅介紹,該校在繳費環節也開通了網上支付功能,『今年不僅可以用POS機直接刷銀行卡交費,有支付寶的還可以在網上報名成功後直接交費,還可以通過微信支付。』

  『觸網』後效應

  『開通網絡報名和網絡支付後,一些老年人拍手叫好,有的人甚至把電話打到學校來表示感謝。』該校一名教師對記者說,這些都是我們之前沒有想到的後效應。這名老師提到的『觸網』後效應,就是很多老人因為學校開通的網絡報名和網上支付功能,省去了舟車勞頓去現場報名的環節感到十分方便和開心,但是由於不會操作,需要兒女的幫忙,『每次拿起手機想給兒子打電話讓他回家一趟,又怕話耽誤他工作,很長時間也回不了一次家,一起吃一頓飯。這回終於有個正當理由讓孩子回家啦。』哈爾濱市民63歲的崔女士說出了很多老年人的心聲。

  其實,老年大學這樣的一個舉措,也滿足了很多很少回家看望父母的哈爾濱中青年人的盡孝之心。『之前在微信上就看到了,一個兒子為了教會自己的母親如何使用微信,用圖畫的形式,把每一個步驟都用心詳細的畫了下來,看完覺得很慚愧。很多時候,爸媽問我手機的問題,因為工作一天,而且又是在電話裡溝通,說不明白,他們也聽不懂,自己經常就煩躁了。這回老年大學開通的新功能,讓我有個機會回家好好幫爸媽選專業,為他們交上費用,盡一下自己的孝心,讓爸媽開心開心。』哈爾濱市民陳先生說。

  『一個網上報名、網上支付功能的開通,為了方便老人,無形中拉近了那麼多老年人與孩子的距離,產生了這麼多感人的故事。看到這些真的讓我們這些為老年人服務的從業人員,感到十分開心和欣慰。』鄭岩對記者說。

  資深『學者』充電忙

  據鄭岩介紹,今年老年大學的課程設置非常豐富,春季招生開設7個系、130餘門課程。有聲樂、交誼舞、民族舞、健身舞、鋼琴、電子琴等130餘門課程,並新增了網絡購物與淘寶開店、手機攝影攝像與後期制作、水兵舞等、陶笛、品讀葡萄酒、海鮮與食品雕刻、3D建模與打印等17個專業,更好地滿足老年人的多種學習需求。

  『家裡面放著好幾個孩子給的電腦,有大個子臺式的,有筆記本還有平板,可是我連手機都沒鼓搗明白,孩子每天上班很忙,沒人教我啊。』2月22日,在現場報名的第二天,71歲的趙大娘手裡拿著iphone6不斷的搖頭,『這不聽說咱老年大學要開智能手機課程,我和幾個平時就在一起玩的老鄰居高興壞了。什麼QQ、微信、美圖秀秀包括咋傳照片,我們幾個老姐妹也要學起來。』

  趙大娘告訴記者,她已經從女兒那裡學會了怎麼用錄音筆,『我們准備不僅要上課記筆記,還要用錄音筆錄下老師講的,回家後慢慢琢磨、好好練習。』

  采訪中記者發現,像趙大娘這樣盯准手機操作、電腦應用和圖片視頻後期制作等對於老年人來說高難度課程的不在少數,與時俱進,努力跟上孩子和時代的步伐,是他們的迫切需求。

  圈粉『90後』

  哈爾濱老年大學,一個『出生』於1984年4月1日,坐落於美麗的松花江南岸,全國創建最早的『80後』老年大學,30年來,哈爾濱老年大學在開拓中探索,在創新中發展,創造了一個個令人矚目的輝煌,也以其四溢的魅力,吸引了大批哈爾濱的『70後』、『80後』甚至『90後』。當然,這裡的708090後,是指年齡70+、80+、90+的矍鑠老年人們。

  其中,就是哈爾濱『90後』的代表,生於1925年6月的於澤音老人最想學的就是『咋使智能手機』,現場報名的第一天,老人就趕到了老年大學,在報名表上填上了『手機初級速成班』。

  老年大學資深教師告訴記者,在哈爾濱老年人群體中圈粉無數的哈爾濱老年大學,之所以如此火爆,和其與時俱進的軟硬件辦學條件以及課程設置是分不開的。此外,很多老年人要圓兒時的夢,找到自己的圈子,為自己充電學習,不被社會所落下,也是重要因素。『大部分老年人報名老年大學是為了消磨退休時光,希望在老年大學裡找到自己的圈子,動動手,找點事情做,這部分老年人通常會選擇手工制作或者唱歌、跳舞的專業;還有一部分會選擇學習中醫保健、營養烹飪、瑜伽健身等專業,老年人比年輕人更注重健康養生;另外,很多老年人在年輕時都有過夢想,對藝術心存向往,鋼琴班的老人們尤其如此。很多老人先是讓兒女學,完成自己的心願,現在兒女長大獨立生活了,老人們就開始學習了。』

  人生2.0版

  在老年大學學習模特班已經有三年的遲女士告訴記者,班級的概念在她們這些老年人眼裡意義已經擴大了,她們不僅是每周一次二次課的同學,更是課下的好姐妹,『有演出大家一起排練,有旅游團大家一起組團出行,家裡有事幾個同學一起幫忙。』在兒時同學、同事在距離和時間的限制下,老年大學的同學更像是一個圈子,『我們由於自己的微信群,平時在裡面討論養生和健康,逢年過年大家就都在裡面發紅包,熱鬧極了。有時候,老伴兒看我拿著手機哈哈大笑都不明白咋回事,其實是我們姐妹幾個往群裡發笑話哪。都說老人生活是夕陽紅,我們可不這麼看,用時下流行的網絡語言來說,老年大學幫我們開啟了老年生活的2.0版,我們昇級啦。』

  『老年大學不是營利機構,不是靠著辦學賺老年人的錢。』一位資深老師說,『常懷尊老之情,恪守敬老之責,這是我們校訓的前兩句,我們也一直在用行動踐行著我們的校訓,用我們的力之所及,來為哈爾濱老年人們不斷創造更好的求學環境,讓他們的老年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讓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越來越富足。』

  背景資料: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哈爾濱市百歲老人人數也在逐漸增多。記者近日從哈爾濱市老齡辦獲悉,截至今年2月中旬,哈市百歲以上壽星已達210人。截至2013年底,哈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為164.05萬,佔總人口比例的16.5%,較上年增加9.85萬,增長了6.4%。預計哈爾濱市2020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為252萬,佔總人口的25%。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