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7日訊 『我花兩萬元多還輸了,真不能跟你們這群土豪做親戚了!』春節期間的一次家宴上,一群『小字輩』借著酒興,掏出手機比起了誰網購花錢多的游戲,結果25歲的外甥『成績』墊底,而網購花錢最多的超過了六萬元。自覺拖了網購兄弟們『後腿』的外甥,豪爽地吹了一瓶啤酒……
雖然這僅是一群年輕人的酒後『炫富』,但無疑也成為當前網購消費風聲水起的客觀反映。對此,數據有著更為直觀的印證:去年市居民通過互聯網購買商品和服務人均支出494.63元,比2015年的355.62元,多支出139.01元,同比增長39.09%。回看眸六年前的2010年,該項支出僅為人均124.89元,六年增長369.74元,增幅達296.1%。而相比『六連增』更為醒目的是,每年的同比增幅均在兩成以上,這也成為是讓其他各項數據望塵莫及的亮點所在!
雪城網購群體全國最年輕

據某大型網上購物平臺和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消費趨勢報告》顯示:牡丹江市在『28歲以下消費者銷售額佔比』排名中,全國第一,佔比高達65%!這一數據也與幾一些家物流公司配合記者進行的調查大體相符:當前牡丹江網購者年齡跨度大致為,30歲以下青年網購者約佔網購群體的五成左右;30歲至50歲的網購者約佔四成左右;50歲以上網購者約佔一成。
女性網購者略多於男性

『我每天送貨近百件,從收貨人的性別看,女性網購者要多於男性。』32歲的小劉是牡市某快遞公司的送貨員,近10年的從業經歷令他對網購者的性別差異有著鮮明的感受,『牡丹江網購群體男女比例基本在4?6左右!』這一判斷不僅得到了其他同行們的認同,同時也得到《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研究報告》的數據印證:目前女性網購者佔全體網購者的比例為61.5%,略高於男性。
食品、服裝成網購最多商品

『食品和衣物成我網購的主要商品!』調查中,市民徐女士打開她的網購記錄,其間記者看到,所購商品八成以上為食品和衣物。對此,快遞送貨員小劉進一步告訴記者,在市民網購商品中,食品和服裝至少能佔七成以上,其次是家居用品、電子產品及健身器材等。的確,此外同時,《中國互聯網消費趨勢報告》也還進一步顯示表明:『70後』網購熱衷家裝、理財、家電;『80後』網購熱衷育兒、童裝、理財;『90後』網購熱衷服裝、食品及美妝。
網購商品價格多在千元以內

『網購商品都不太貴,目前網上買的東西基本都不貴,多在幾百元左右,超過千元的商品不多!』快遞送貨員小劉肯定地告訴記者。對此,牡市某快遞公司曾對市民網購商品價格進行過統計,結果顯示:網購商品價格在200元以下的佔40%;200元至500元的30%;500至1000元的佔20%;1000元以上僅佔10%!
市民網購主要圖便捷實惠
《中國網上購物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一線城市網購者的網購動機依次是方便、便宜、省時省力、物品稀缺……這一調查結果,與牡丹江的情況相符合。『市民網購主要是圖便捷實惠!』某快遞公司負責人趙經理認為,『相比費時費力逛商場、超市來說,上網購物不僅則省事便捷,而且價格也相對實惠,這也是吸引市民進行網購的關鍵因素。』如其所言,接受記者調查的市民普遍表示:便捷、實惠是上網購物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