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聯老戰士李敏手捧新課本,非常激動。

抗聯老戰士李敏為『十四年抗戰』概念進教科書,欣然題詞。

東北烈士紀念館展廳內,東北抗聯抗戰場景重現。
黑龍江日報2月27日訊 26日下午,我省中小學生春季開學前一天,記者一行專程走進抗聯老戰士李敏家,將三本涉及『八年抗戰』改為『十四年抗戰』的中學教科書遞到李敏手中。27日,這三本飄著墨香的教科書將陸續發放到我省初四、高一、高二學生手中,成為他們的新課本。李敏接過教科書,仔細端詳,不停地說:『太好了,太好了!』激動之情溢於言表。隨後,94歲的老人與記者進行了近三個小時的交談,並當場揮毫潑墨,為本報題詞:『弘揚東北抗聯精神,牢記中國抗戰十四年光輝歷史。』
從1月3日,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於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本報一直關注教材的修改和『十四年抗戰』概念的落實情況,幾經輾轉,記者從黑龍江省新華書店集團公司找到兩本高中《歷史》教科書及一本初四學生使用的《黑龍江人文與社會》,由於這些教科書在收到通知前即已印刷完畢,出版社通過配發勘誤表的形式將『十四年抗戰』概念迅速落實。李敏看到『十四年抗戰』字樣,滿意地說:『十四年抗戰終於進教材了,意義太重大了!』
交談中,思維清晰的老人深情地回憶起自己為十四年抗戰史進教材鼓與呼的往事。從2002年開始,她即開始呼吁將東北抗聯抗戰十四年的光輝歷史寫進教材,並多次在政協會議上提交提案,為艱苦卓絕的十四年抗戰史正名,以期讓後人了解歷史,正視歷史。如今,欣聞『十四年抗戰』概念落實到教材,李敏欣慰地說,這是對抗聯老戰士們最大的鼓舞,也是對黑龍江人民最大的鼓舞。
她希望專家、學者和有志於此的後來人重新梳理、豐富這段歷史,不但在課堂上宣講這段歷史,更要挖掘、保存這段歷史中的鮮活故事。李敏不無遺憾地說,很多當年並肩戰斗的同志都不在了,很多戰士沒有留下資料和照片,他們中有凍掉腳趾、手指的,有年紀輕輕就血灑戰場,有的甚至直到犧牲都沒有留下名字。但是,他們的音容笑貌時常在自己眼前浮現,仿佛他們仍然活著。她希望,借『十四年抗戰』進教科書的機會,重新梳理和收集史料,讓更多人知曉那段流血犧牲的光輝歲月。她說,應該在戰跡地為犧牲的烈士們立石碑,標明時間、地點、人物、戰績,以這樣的方式提醒後人,抗聯戰士是怎樣浴血奮戰,為全民族的解放戰爭流血犧牲的。
采訪結束,李敏走出室外,指著院子裡的抗戰碑林對記者繼續講解東北抗日聯軍的英雄故事及國家領導人對抗聯的評價。春寒料峭中,記者回望肅立碑林中的抗聯老戰士李敏,她的綠色軍裝已經有些發舊,但老人仍然軍姿挺拔,耳邊是她語重心長的叮嚀:將抗聯歷史更加豐富地呈現出來,告訴人們這片土地上曾經發生過多麼驚天動地的抗日故事,讓現在的年輕人更好地傳承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