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28日訊 北緯45度,『高處』不勝寒!
北大荒腹地,冰天雪地的農墾牡丹江管理局,更是『金山銀山』的富礦。在這裡,冰雪大放異彩,化身為冰雪體育、冰雪文化、冰雪經濟、冰雪健康……
『大荒娃』鑄就『鋼筋鐵骨』
北大荒曾經是冰天雪地的代名詞,在老一輩眼裡,一提到這裡就是遮天蔽日的『大煙泡』。然而,正是這種環境歷練了北大荒人豪爽的性格和健壯的身體。
如今,再次把目光聚焦在北大荒的孩子們身上。要健康,要鍛煉,要走向冰雪,做一個真正的大荒娃。
在農墾牡丹江管理局,各農場非常注重孩子們體育戶外運動。冰雪全覆蓋,冰雪活動也是『全覆蓋』。2016年12月中旬,位於林海雪原深處的海林農場學校舉行的『未來之星』冬季陽光體育大會『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啟動式』拉開了校園『陽光體育』活動的序幕。
農墾牡丹江管理局文體工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過去的一年裡,各農場學校全部開展了冰雪體育活動,總局資助的冰刀成為最讓孩子們開心的『禮物』。
有冰場、有冰刀、有天然雪場,孩子們自然會熱愛冰雪。劉昊軒是海林農場學校八年一班的學生,參加農場速滑隊已經6年了。在自己刻苦訓練、不懈努力下,先後代表農場學校參加全省中學生速滑比賽並取得男子團體全能第一名、牡丹江速滑比賽第二名、海林市速滑比賽第一名的好成績。
今年2月13日,對於八五○農場愛好冰雪運動的百姓來說是個高興的日子。農墾總局文化委支持的可拆裝式移動滑冰場和可拆裝式移動冰壺場運到了農場,解決了農場澆冰難、冬季冰雪活動單一的難題。
『淘金者』圓夢『金山銀山』
北大荒土地寬曠無邊,每到冬季冰雪全覆蓋,土地全部休耕。看似平淡的現象,卻讓農場人看到了『發財』的希望。
對於慶豐農場張峰來說,冬季大片平坦的土地就是一座座金礦。從2014年開始,他在農場農戶手裡租來了60多畝地,利用抽取地下水自然成冰的方法,澆了一塊虎林地區絕無僅有的3500多平方米的冰場,又買來了冰上摩托車、雪地卡丁車、漂移碰碰車等設備,開展了15項冰上活動,打造了一處冰雪樂園。
冬季閑置的土地火了,張峰的名字也火了。他是土生土長的慶豐人,是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作業站的一名職工。前些年,由於家裡地少,他乾脆把地租給了別人,輾轉北京、上海打工拼搏,可是時間久了,他總覺得沒有歸屬感,於是決心回到家鄉再次尋找出路。
面對家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他成了墾區最早在冬季水田地裡創造冰雪樂園的大荒漢子。如今,這裡每年都吸引來自周邊地區、探親回來的許多游客,年接待游客近5000人,拉動了當地職工冬閑就業,僅短短的三四個月就收入5萬元左右。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每到冬季,各農場大小商店的雪圈、冰刀、冰?都成了熱銷貨,冷飲、冰糖葫蘆也成為冰雪樂園的走俏食品,冰雪無形中帶來了產業鏈條,增加了冬閑職工的外來錢兒。
冬季邊疆游『酷帥到底』
農墾牡丹江管理局多數農場都地處邊疆,與俄羅斯毗鄰。天然的江湖資源和重要的區位優勢,使這裡的冬季冰雪邊疆旅游熱度不減。
前不久,在興凱湖農場31連小興凱湖上,地方政府和農墾合作舉行了『興凱湖首屆漁獵把頭節』,千餘名國內外游客在-20℃多攝氏度的湖面尖叫呼喊,見證了『祭湖醒網』儀式、興凱湖冬捕、壯觀的『魚躍冰湖』場景。據參與者介紹,當日出水的頭魚被游客以8888元拍得。同時,游客們還體驗了冰上徒步行、雪地摩托、冰上漂移等冰雪游樂項目,觀賞了滿族特色、俄羅斯特色的民俗表演。
冰雪搭臺,以雪為媒、以冰為橋,拉長冰雪產業鏈,還要靠冰雪文化提昇內涵。去年12月20日,農墾牡丹江管理局啟動了『全民冰雪活動日』,在烏蘇裡江畔的八五八農場千島林風景區內一場以冰雪文化為內涵的婚秀發布會甜蜜舉行,游客們見證了冰雪純潔的愛情,讓冰雪有了愛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