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讓百姓和企業盡享網上政務服務 《黑龍江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方案》解讀
2017-03-01 07:17:1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桑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1日訊 近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黑龍江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是省政府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具體工作部署。為讓我省廣大群眾認識和了解如何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本報專訪了省政府辦公廳副巡視員殷延濤,就《方案》的實施等相關問題進行解讀。

  問:《方案》旨在讓龍江百姓和企業共享『互聯網+政務服務』成果,簡化優化辦事流程,推進線上線下融合,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等問題,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提供渠道多樣、簡便易用的政務服務。那麼,這一《方案》具體有什麼意義和特點?

  答: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把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推進縱深的關鍵環節,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眾辦事創業,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具有重要意義。省委副書記、省長陸昊強調指出『各級政府要深刻認識到「互聯網+政務服務」是政府工作能否具有時代性並與時俱進的重要領域。』

  我省《方案》體現了三個特點:

  一是突出問題導向。第一,針對我省網上服務事項覆蓋率偏低的問題,提出昇級改造省級政務服務平臺,增加服務功能、擴展服務范圍,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一站式服務。第二,針對我省個別市存在著網上政務服務與實體政務大廳主管部門不同、溝通銜接不暢的問題,明確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的基礎性地位,要求實體政務大廳統一使用網上政務服務軟件系統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確保做到有效銜接。第三,針對專網系統互不聯通的問題,要求省直各部門抓好自建審批系統與省級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的融合聯通工作,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開展政務數據資源歸集、信息共享、後臺互認。

  二是細化工作任務。將《意見》中的兩個階段性目標,分解為四個年度的工作目標。

  ——2017年底前,建成省、市、縣三級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統一技術構架、數據標准、版面設計、考核評價和管理規范,省級網上政務服務平臺與省政府門戶網站前端整合、昇級,增加便民服務、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公共資源交易和大數據應用等欄目和服務功能,編制政務服務事項目錄,優化網上服務流程,抓好信息惠民試點,提昇政務服務標准化、網絡化水平。

  ——2018年底前,建成全省統一身份認證體系和政務服務安全保障體系。省、市、縣三級網上政務服務系統聯動應用,實現一次認證、單點登錄、全網通辦,實體政務大廳和網上政務服務平臺有效銜接,多渠道受理、一平臺辦理、多渠道反饋。提昇信息安全支橕保障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

  ——2019年底前,建成全省統一數據交換共享系統。整合經濟發展、社會管理、文化建設、城市服務等數據資源,編制網上政務服務信息共享目錄,建設電子證照互認共享系統,實現基礎信息庫互聯互通,支持政務信息資源跨地區、跨層級、跨部門互認共享,為提高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提供有效數據支持。

  ——2020年底前,建成覆蓋全省、聯通國務院的整體聯動、部門協同、省級統籌、一網辦理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提供權威、全面、便捷的一站式政務服務,進一步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和信息安全保護,提高政務服務供給能力、智慧城市現代化治理能力,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同時要求在2018年底前完成省內『互聯網+政務服務』主要工作,為總體目標實現提供基礎支持和完善空間。

  三是制定配套文件,強化統一規范。為確保《方案》有效實施,省政府辦公廳在起草《方案》的同時,還編制了《黑龍江省『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設計了政務服務事項目錄規范化格式,從總體目標原則和重點任務、政務服務范圍及分類、『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總體架構、基礎支橕體系建設、政務服務事項一體化辦理、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和關鍵保障體系建設等8個方面明確技術標准和建設要求,為各地、各部門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提供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的技術標准。

  問:作為我省『互聯網+政務服務』的頂層設計,《方案》中囊括了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社會保險、企業注冊、項目投資等多個直接面向百姓、企業的政府服務領域,請您描繪一下到2020年『互聯網+政務服務』給龍江的百姓和企業帶來哪些便利?為何專門提出要打破壟斷性行業的服務壁壘?

  答:從方便百姓和企業辦事的角度講,屆時,在省內任何地方,可以通過互聯網辦理省內、省外任何地區負責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在服務事項中,凡與百姓生活、企業經營密切相關的事項,例如教育醫療、戶籍戶政、社會保障、注冊登記、項目投資、商標專利等,都可在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規范辦事指南,網上辦事清晰明了;網上填報審查、並聯審批、層級審批,極大提高了效率;打破數據壁壘、構建數據共享交換系統,百姓和企業不用再重復提供信息、不用再跑來跑去。凡是能實現網上辦理的事項,不得要求必須到現場辦理。事項辦好後,相關證照還可以通過快遞郵寄、網上打印等方式獲取。同時,整個辦事過程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查詢、監督。

  專門提出要打破壟斷性行業的服務壁壘,主要是體現方便百姓和企業辦事方面的考慮。涉及到公共服務和社會服務的,個人或企業都能在網上便捷找到服務指南和流程等,讓老百姓和企業辦事感覺到更順暢。但是,從實際情況看,有的壟斷性行業,比如燃氣,有些地區必須使用充值卡,還不能網上繳費;又比如用電、用水的階梯收費情況還不夠公開透明;再如教育行業的資源公開、費用交納、日常管理等網上服務供給和監督能力還有局限性。針對這些問題,《方案》中明確提出: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打破壟斷性行業的服務壁壘。目的是讓網上服務更加公開、公平、公正。

  問:我省『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基礎如何,未來開展工作的難點在哪裡?

  答:我省2013年10月建成開通省政府網上政務服務中心。目前,集中梳理後網上公開的省級非涉密行政許可等依申請類行政權力事項有595項在網上運行,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累計受理171463件,辦結149613件,辦結率87.26%,平均辦結時間為9個工作日,比承諾時限提速65.21%。異地申報率51.07%,工作時間外申報率25.88%,網上政務服務水平明顯提昇。2015年底,全省13個市(地)和2個省直管市的網上政務服務中心全部建成,正在推進市級非涉密行政許可納入網上辦理。2016年底,全省130個縣(市、區)中,有118個建成網上政務服務中心,佔縣級政府的91%。可以說,我省網上政務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具備全面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工作基礎。

  在未來幾年貫徹實施《方案》過程中,我們可以預見的難題有:一是統一身份認證、建設電子證照互認共享系統、打破信息壁壘等,技術上需要國家統一標准,法律上需要國家加快出臺相關規定。二是在整體推進的速度、質量和集約整合程度上,雖然在工作部署和技術標准方面能做到統一,但由於我省是分級財政,在資金投入上還是由各市(地)自行籌措,因此在整體推進落實中會出現進展不平衡。三是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是對傳統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的重大變革,部分地區、部門的重視和認識程度還不夠,甚至存在抵觸。同時,我省在『互聯網+政務服務』方面的人纔較少,隊伍建設需要一定時間。面對上述問題,省政府辦公廳將積極實踐探索,發揮牽頭作用,協調各地、各部門共同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確保如期實現《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

  問:『互聯網+政務服務』需要省、市、縣三級聯動,《方案》中提出的目標如何推進?

  答:『互聯網+政務服務』是系統工程,需要各地、各部門通力協作,共同努力。從省政府層面,我們將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統籌推進。統一技術構架、數據標准、版面設計、考核評價和管理規范,統一身份認證體系、數據交換共享系統和政務服務安全保障體系,確保全省標准一致、步調協調。二是矢量推進。《方案》中明確了工作任務、責任部門、完成時限、推進措施等。同時,要求各市(地)政府(行署)、省直各有關部門制定工作落實方案,提出所負責工作的年度目標,明確工作任務、責任單位,按季度規劃每年的任務時間表。三是強化組織領導、考核監督和培訓推廣,強力推進。《方案》中明確指出,由各級政府辦公室(廳)牽頭。省政府辦公廳統籌推進、監督協調全省『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組織相關單位定期研究工作推進過程中統一身份認證、打通數據壁壘等跨部門、跨層級的重大問題,協調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加強對各市(地)、省直各有關部門的督促指導,開展督查評估,推動工作取得實效。各市(地)、縣(市、區)政府(行署)、省直各有關部門也由辦公室(廳)牽頭。《方案》還從推進措施方面作出具體安排。將各市(地)、縣(市、區)和省直各有關部門『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考核范圍。采取季度考核、半年通報、年終匯總的方式公開工作進展和成效。發揮媒體監督、專家評議、第三方評估等作用,暢通群眾投訴舉報渠道,通過模擬辦事、隨機抽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情況,匯聚眾智改進服務。《方案》還兼顧到乾部培訓和專業人纔培養。將『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納入乾部教育培訓體系,定期培訓,提高服務意識、能力和效率。加強專業人纔培養,建設一支既具備互聯網思維與技能又精通政務服務的專業化隊伍。積極開展試點示范工作,加強業務研討,推廣好的經驗做法。

  問:今年我省將做哪些具體工作?

  答:今年將重點抓好六件事:一是省級網上政務服務平臺與省政府門戶網站前端整合、昇級,增加便民服務、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公共資源交易和大數據應用等欄目和服務功能。二是出臺《方案》配套文件,編制印發《黑龍江省『互聯網+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統一技術構架、數據標准、版面設計、考核評價和管理規范,建成省、市、縣三級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三是將《方案》與信息惠民試點工作有機結合,抓好哈爾濱市、大慶市、七臺河市3個市與其他信息惠民國家試點城市之間初步實現『一號申請、一窗受理、一網通辦』相關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向全省推行,起到引領示范作用。四是編制統一標准的政務服務事項目錄,規范政務服務事項內容,制定辦事指南。五是優化網上服務流程,建立網上預審機制,建立常態化公眾參與機制。六是綜合運用電子政務外網,為網上政務服務工作提供有力支橕。市(地)基本完成政務服務相關系統的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和備案。省直單位政務外網帶寬由10兆昇級到100兆,省到市(地)骨乾政務外網帶寬由共享155兆昇級到每個市(地)獨享155兆。

責任編輯:彭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