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日訊(吳凡 記者 王忠岩 葛金鑫)校園周邊車輛停放問題,始終是困擾城市區域交通癥結之一,多排佔道違停給過往市民造成嚴重不便。近日,征『金點子』納『良策』活動備受社會各界關注,隨著新一輪開學季的到來,大家就校園門前停車問題又展開熱議並出謀劃策。為此,東北網聯合交警部門專門進行了歸類整理,並就提出的呼聲較高或具有潛在操作性的建議面向社會進行公布。
其中,既有來自家長們『間接增加停車泊位』的停車訴求,也有市民們各類錯時、分流停車建議, 『遠端停放』、『選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則是呼聲最高的建議。
倡導公共交通出行 建議遠端停車
建議摘要:私家送學車的逐年增加導致部分重點校園門前及周邊上下學期間車流劇增,並伴隨著因車輛隨意違停導致的通行受阻、不暢的狀況經常發生。對此,許多市民直接指出,送學車逐年大量增加,門前紮堆違停是造成部分校園門前停車亂,行車難的根本性原因,並建議家長應該鍛煉高年級學生獨立出行,多選擇公交車、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是提前在有停車條件的路段遠端停放。
市民張先生留言表示:『門前不紮堆,校園周邊停車秩序能好一半,希望家長們不要因為圖自己的方便造成其他人的不方便。』
退休教師劉東華表示,『在家長的嬌生慣養下,現在的孩子跟之前比起來愈發不自立,出門就要坐車,這樣極易養成孩子依賴、懶散心理,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除了放學晚、身體不適等特殊情況,對於高年級學生,家長應該有意識逐步培養孩子獨自上下學的能力了。』
交警加大查處力度 校園廣播加強提示曝光
建議摘要:由於許多送學車在校園門前紮堆違停,導致雙排、多排違停的情況經常發生,許多駕駛人反映『經過某些校園路段就頭疼,根本過不去』,建議『交警加大處罰力度,發現一臺處罰一臺』。另有一些人則表示,可以借助校園的廣播站對停車做出提示,並對違停車輛進行曝光,讓學生敦促家長規范文明停車。
『不開心的fish』建議在每個校園門前都設立攝像頭,不讓停車的地方都劃上網狀線,停一次記3分,四次就記12分,看還有沒有人敢停。』
市民李先生則表示『學校也有責任管好門前停車,每個校園都有廣播站,曝光一些車輛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讓孩子反過來勸說家長相信效果會更好。』
完善學校錯時上下學
建議摘要:目前,哈市大多數學校采取了不同年級錯時放學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緩解了放學車流高峰所帶來的通行不暢。但許多學生家長反映,個別人並未遵守錯時『接學』要求,而是『跨年級』提前佔車位,建議學校和交警部門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管,保障泊位的循環利用率。
哈西花園分校學生家長侯先生表示:『錯時上下學的時間間隔只有10分鍾,略顯不夠,加之許多家長『跨年級』提前搶佔車位引發惡性循環,導致錯時放學分流停車效果不佳。建議由學校向不同年級發放不同顏色的停車卡,既可以督促家長自覺遵守,又可以方便學校或交警甄別管理。』
倡導同學間拼車出行 省心 省油還減排
建議摘要:許多市民認為同學間家離的近的可以考慮相互拼車,認為如此做,不僅有效緩解了校門前停車難的問題,還可以減輕學生家長負擔,且省油又減排。並建議最好由學校、班級提供相應支持,確保高效配對。
師范附小四年級學生家長鮑女士表示,『能夠拼上車是因為正好自家孩子與同年級同學都住在一個小區裡,一家一天,挺方便的。開始也曾擔心過孩子乘車安全的問題,但送過幾次後發現這根本不是問題,因為家長間的信任是相互的。鮑女士還建議,學校、班級可通過建立微信群的方式為家長們提供平臺,讓家長們自由配對。
其他建議:
『本命年火起來』表示,現在都劃分校區,許多人開車接送孩子很可能是家不在附近,建議教育部門加強監管,從源頭抓起。
熱心市民劉逸夫專程到交警支隊面對面提出建議之一就是『准許專業校車、送子車等車輛進校園,並獨立劃分一片區域做好人車分離,其中的關鍵處是做好相關規劃,加強安全管理。』
『熱心市民』郵箱留言表示,建議那些重點學校在平房等交通流量不大、停車位充足的地方多開分校,這樣可以有效分流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