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日訊(徐柏勝 記者 張雋珊) 作為哈爾濱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呼蘭區進一步優化營商發展環境,全面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梳理確認工作,對原有權責清單進行了統一規范,並同步取消所有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日前,呼蘭區將統一規范後的5440項權責清單和312項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對外公布。
據悉,為給企業等市場主體松綁,實現審批加速,呼蘭區緊密結合區情實際,對市場准入負面清單進行全面梳理確認,最終確定市場准入負面清單312項。《哈爾濱市呼蘭區市場准入負面清單》的公布標志著呼蘭區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實現『不在「負面清單」范圍內事項,無需審批,直接備案』,有效踐行政府行政體制機制創新。相對於過去需各項法規條款繁復比對,『負面清單』則化繁為簡,此次公布的『負面清單』把外商投資、商事登記、企業投資等多種行政審批權限一次性全部納入,並明確列出了禁止和限制市場主體進入的行業、領域和業務,對清單之外進入呼蘭區的內資、外資企業和所有投資項目可依法平等進入,真正實現『法無禁止皆可為』。
據了解,作為哈爾濱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呼蘭區在實現政區合一改革後,為更好地明晰法定職責、完善權責體系,不斷推進政府職能從管理向服務轉變,按照『職責法定,權責一致』的原則,對全區15家區直部門承擔的行政權力進行權責梳理。在梳理工作中,本著不該管的堅決不能管,該管的必須管到位的原則,采取『梳理上報、一審反饋,修改上報、二審反饋,簽字上報、三審確定』的『三上三下』工作方式,對各部門的行政職權進行全面梳理,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涉及多個部門的重新加以明晰,取消下放的行政審批事項進行銜接落實。共梳理出包括行政許可、行政強制、行政征收等各類行政權力2720項,真正體現『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律授權必須為』,一項權力對應一項責任,權力套著責任的緊箍咒在陽光下運行。全區權責清單的明晰有力推動政府職能轉變,簡化行政程序,降低運行成本,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以更有力的舉措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破除制約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體制機制障礙,為區域經濟快速發展提供優質環境。
據介紹,呼蘭區共梳理出行政權力清單2720項,其中行政許可176項、行政強制111項、行政處罰1974項;責任清單2720項;市場准入負面清單312項,其中禁止准入17個類別90個大項,限制准入22個類別222個大項,並於日前對外公布。
據相關部門介紹,呼蘭區正在加快推進聯合審批平臺建設,將『三張清單』內容嵌入審批平臺。功能齊全的審批平臺建成後,將實現一網受理、一網辦結,極大壓縮審批時間,真正實現便企、利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