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雷鋒日"走近哈市首位注冊青年志願者王玉林 志願服務三十餘載成了36位老人的『兒子』
2017-03-06 07:30:00 來源:生活報  作者:李丹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3月6日訊 5日是雷鋒日,哈市青年志願者協會舉辦第九屆哈爾濱市青年志願者行動表彰大會,哈爾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分行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等十個集體獲『哈爾濱市十大傑出青年志願服務集體』榮譽稱號,劉碩等十人獲『哈爾濱市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榮譽稱號。

  會上,全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志願者服務隊的隊長、黑龍江省首位希望工程捐助人、哈市首位注冊青年志願者,已經58歲的王玉林,和現場志願者們分享三十餘年的志願故事。多年的付出,讓王玉林成了36位老人的『兒子』。

  『做臨時兒子8年差點兒成不了家』

  王玉林告訴記者,首次成為一名志願者是在1982年,當時還是個小伙子的他義務照顧起70多歲的鄰居馬艷春夫婦。『他們孩子在外地工作,一年難得回來一次,臨走前就把兩位老人托付給了我。』實在的王玉林接下重擔,真的成了兩位老人的兒子,『劈柴、燒水、買糧,一個月30元工資,買東西要花去大半,我這一乾就是八年。』

  有鄰居勸說王玉林,『乾啥那麼傻,簡單照看一下就行』,實心眼的王玉林卻十分認真,一天兩次看望老人,清晨五點起床給老人生火。『照顧兩位老人八年多,先後也送走了兩位老人。那時候沒辦法說對象,差點成不了家,我這天天往別人家跑當兒子,哪個姑娘敢嫁給我啊!』老人的兒子李先生後來得知,感動得只能用淚水表達謝意。

  『做「異地爸爸」5年讓我有一個牽掛的人』

  在王玉林的書架上,至今保存著20餘封筆跡稚嫩的感謝信。1990年,王玉林來到黑龍江省青基會捐出20元,希望幫助龍江貧困孩子完成學業,『我選擇了雞西8歲的吳連華,她父母重病,兩個弟弟還不太懂事,上過小學一年級後就輟學了。』連續五年,『異地爸爸』王玉林每個月都會給吳連華寄錢,直到吳連華小學畢業。『她只要每次學習有進步了,都會給我寫信,我都滿懷希望地等著,在雞西,我還有個姑娘,有一個讓我牽掛的人。』

  為了聯合更多人加入志願者隊伍,1998年3月5日,王玉林在哈市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王玉林青年志願者服務隊』。

  『回歸求助者中一切從零出發』

  在我省學雷鋒先進人物孟廣斌眼裡,王玉林做志願做得質朴、純粹,『他常給老人打電話,在老人家的時間比在自己家的時間還長。』四十年未見的老同學劉林雨,在了解到王玉林的事跡後,幾經找尋,老同學見面不忙敘舊,反而把做志願的話題說得火熱,『我們同學都說他是「活雷鋒」,都要和他做志願。』

  對於下一步算,王玉林只說了一句話,『放下所有的榮譽和掌聲,回歸求助者中,一切從零出發。』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