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地區多項舉措 創新扶貧攻堅模式
2017-03-06 19:20: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王春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6日訊(記者王春穎)記者日前在大興安嶺地區有關部門了解到,自全面啟動精准扶貧工作以來,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把脫貧攻堅作為『一號民生工程』緊緊抓在手上,出臺多項舉措創新扶貧攻堅模式,通過幫助就業、扶持創業醫療救助、上學資助和社保兜底等多項措施,使精准扶貧收到較好的效果。據統計, 2016年,全區共完成6個貧困村整村脫貧,農村3978人、城鎮和林業16184人實現脫貧。

  大興安嶺地區地處偏遠、氣候寒冷,不僅衣食住行等生活成本遠遠高於省內其他城市,而且腦血栓、腦出血、心髒病、風濕等地方病高發,各縣區局醫保核銷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偏低,職工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和風險還比較突出。據初步統計,全區有貧困戶2.7萬戶、貧困人口4.9萬人。

  記者深入大興安嶺地區首府加格達奇區采訪時了解到,他們為東山、五一兩個貧困村分別制定了草莓、棚室蔬菜種植產業,還通過為貧困戶補貼的形式(每棟標准化鋼構大棚補貼5000元),為兩個村共新建棚室259棟、抗旱井5口,購置草莓秧苗55萬株以及棚膜、噴灌設施等棚室生產物資。多次邀請沈陽農業大學的教授對農戶的種植技術進行了現場指導。為全面掌握貧困村、貧困戶的底數,加格達奇區成立了扶貧開發暨脫貧攻堅小組,選派優秀機關乾部駐村精准幫扶,逐家逐戶進行信息采集、登記造冊。同時通過談心、溝通、指導等方式,詳細掌握了精准脫貧的第一手資料,為每個貧困村、貧困戶制定了符合實際情況、操作性強的脫貧計劃,做到『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政策』。

  目前,加格達奇區先後有8家企業為貧困村捐贈資金3.5萬元。同時,區直屬53個機關、事業單位分別與貧困戶進行了『一對一』結對幫扶。區衛計局引導貧困戶入山采藥采山貨等並幫助其銷售;交通局安排其所對接的貧困戶到白樺鄉新建公路處工作,月收入達到2000元。一些單位還為對接的貧困戶送去生活物資,安排貧困戶到飯店、燒烤店打工,發展養殖笨豬、笨雞及家兔等。

  大興安嶺地委外宣辦主任丁惠萍告訴記者,全面啟動精准扶貧工作以來,大興安嶺地區針對不同人群、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貧困狀況,分類采取脫貧措施,切實做到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倒排工期、不落一人。切實通過幫助就業、扶持創業和醫療救助、上學資助等措施實現脫貧。通過增加新的就業崗位,妥善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對有創業意願的貧困家庭勞動力,集中開展免費技能培訓,確保貧困家庭至少掌握一門實用技術.將免除貧困家庭高中學生的學雜費、住宿費,提高中等職業教育國家助學金資助標准,對參加中高職教育的貧困家庭學生免除學雜費,並給予生活補助,尤其是要積極救助貧困家庭考上大學的學生,實現『應助盡助、精准資助』。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醫療救助和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對貧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人,由社會保障來兜底,逐步實現低保線和扶貧線『兩線合一』,將所有符合條件的貧困家庭納入低保范圍,做到應扶盡扶、應保盡保。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