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3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黑龍江代表團審議並發表了重要講話。一年來,龍江兒女持續深入學講話,凝心聚力謀振興。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奮力探索龍江全面振興新路子。即日起,本網推出系列報道《龍江這一年 答卷進行時》。
東北網3月7日訊(記者 欒微)『截至2016年底,在校大學生創業人數由4019人增至6885人,畢業生創業人數由3659人增至4729人。』這一連串數字的背後,是關於龍江高校學子一個個創業夢想的故事。

哈工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內,一名創業大學生正在機械加工平臺作業。

大學生創客團隊在創客空間工作。
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研究生萬龍是大學生創客的一員,2015年,萬龍放棄了50萬底薪的OFFER和國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的訪問邀請,留在黑龍江成為了一名大學生創業者。他帶著『攪拌摩擦焊』的夢想走進了哈工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組建了哈爾濱萬洲焊接技術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開始了對自支橕和填充式攪拌摩擦焊等專利技術的成果轉化。憑借精研的焊接技術,哈爾濱萬洲焊接科技有限公司贏得了世界五百強法國施耐德電氣公司認可。2017年新年伊始,萬洲焊接又迎來了開門紅——在北京建立研發部門,部門剛一建立就成功引進五個世界五百強企業的高層次人纔。

萬龍(右二)與焊接專家呂世雄(右一)一同考察市場。資料圖
萬龍夢想啟航的地方——哈爾濱工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園,見證了萬龍把夢想變成現實的全過程。『創新創業園就像一個園子,承載著大學生們的夢想。』哈工大團委副書記、創業園總經理李敬偉說起園區,表現出滿滿的自豪感。經過近一年多的管理運營,哈工大大學生創新創業園『集群效應』逐步顯現,『哈工大指數』不斷提昇,大量社會資本匯注園區。截至2016年年底,哈爾濱工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已經有53家創業企業入駐、近30支創客團隊駐園孵化,園區企業2016年營業額達到5000餘萬元。園區不僅留住了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等高精端人纔,更吸引了從德國、新加坡、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外學校返回哈爾濱參與創業,以及50多位從北上廣等知名企業返回哈爾濱就業的高層次人纔。

黑龍江職業學院2012級學生劉振在自己創業的小店裡忙碌著。

哈師大畢業生陳釗等做創業路演。
龍江創業大潮不僅吸引了人纔回流,更讓哈工大、哈工程等名校的科研項目得以轉化。哈爾濱工程大學圍繞『三海一核』特色體系化建設,不斷完善科研管理機制、積極探索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有效路徑,努力打造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新引擎。繼2015年三家高科技公司成立,2016年又有10家企業籌備成立,哈船眾創生態園正式掛牌,『哈船』品牌高科技公司產業集群漸成規模,學校與青島市人民政府簽署共建青島校區框架協議,青島船舶產業園建設成效初顯。
創業的成功,科技成果的轉化離不開政策、資金及社會資本的支持。據省教育廳在今年初公布的創業數據顯示,目前全省高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700餘門次,編寫出版了具有龍江特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導論》示范教材,在全省高校中推廣使用。創新創業師資培訓實現常態化,專兼職教師總數增至2078人。同時,全省高校普遍開設了創業基礎課,85%以上的高校開設了創業指導課程。據悉,2016年,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大學被評為教育部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在強化實踐訓練方面,我省擴大『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覆蓋面,立項總數由上一年度的1429項增至2599項,其中,推薦國家級項目510項,參與人數達到1.3萬餘人次,配套經費1173.5萬元。全省舉辦或支持舉辦創新創業類大賽200餘項,累計參與學生近10萬人次。
加大投入,省級財政累計投入資金10.2億元,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資金支持。投入資金2億元,成立全國首家大學生創業貸款擔保公司。截至2016年底,共發放942筆創業貸款,累計金額達6589萬元。2016年新增大學生創業『種子資金』資金2億元,其中,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1.5億元,支持哈爾濱工業大學大學生創業園建設5000萬元,鼓勵和引導其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2016年省屬本科高校部門預算中安排大學生創新創業專項資金1.6億元,用於高校開展創新創業課程教學設置、創業園建設、孵化平臺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