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7日訊(記者 許諾)7日上午,《紅色記憶——革命文物的述說》大型文物聯展在東北烈士紀念館開幕,展覽充分發揮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和宣傳教育陣地作用,記錄龍江大地上輝煌而壯麗的革命史詩。

講解員為觀眾進行現場講解。

《紅色記憶—革命文物的述說》展覽開展。
用文物訴說:還原東北抗聯真實形象
此次展覽是『傳歷史記憶、展黑土風采』主題系列展覽之一。展覽分為『革命覺醒抗日苦斗』、『鞏固後方解放全國』、『開發邊疆力創偉業』三個部分。展覽以體現黑龍江革命歷程的『東北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重點,以文物述說歷史。展覽精選1940年東北抗聯歌曲集、抗戰時期楊靖宇將軍使用過的名章、1922年—1925年馬駿在東北從事地下活動時用過的小炕桌、嫩江橋銘牌、1955年北京市青年志願墾荒隊隊旗、1960年王進喜上井工作時戴過的鋁盔安全帽等80餘件珍貴文物進行展出。展覽截至3月21日。
在采訪中記者看到,前來參觀的觀眾駐足品讀這些革命文物,重溫我省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程,感受革命前輩堅定的信念和火熱的激情。
多方面聯動:全面展示抗聯十四年『苦斗史』
據東北烈士紀念館館長劉春傑介紹,近期,教育部將學生教科書中的『八年抗戰』一律改為『十四年抗戰』,這是對歷史的尊重,回歸了歷史本質,更是對所有參與抗戰的中國軍民,尤其是『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上海、華北抗戰軍民的尊重。十四年抗戰是專家學者長期研究形成的共識,是社會各界為之奮斗的成果。
多年來,東北烈士紀念館通過宣教、科研、展覽等多個舉措致力於『抗戰十四年』。出版了《東北抗日聯軍歷史圖鑒》等書籍,全面反映抗聯十四年,並全力打造東北抗聯博物館,面向社會推出以《抗戰十四年》為主題的陳列展。2017年,東北烈士紀念館將以『傳歷史記憶展黑土風采』為主基調,開展包括公眾教育、學術研究等相關工作。今年是東北烈士紀念館成立的流動展覽小分隊宣傳『抗戰十四年』四十周年,『抗戰十四年』概念寫入學生教課書,流動展覽小分隊也將在今年繼續派流動展覽小分隊和宣講報告團攜帶VR、AR等數字化教育設施持續深入各學校軍營、機關團體開展抗聯英烈事跡巡展和報告工作。
2017年,東北烈士紀念館作為東北三省抗戰遺跡聯盟輪值理事長單位,將於7月2日至4日組織東三省110餘家聯盟成員單位舉辦『東北抗戰遺跡聯盟主題日』系列活動。召開聯盟第三屆理事會、『聯盟主題日』開幕式,推出主題展覽,舉辦『東北抗戰與全民族抗戰』專題論壇等文藝演出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