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全國政協委員"錦囊"支招對俄開放合作 挖掘潛能打造新"增長極"
2017-03-09 07:53:4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郭銘華 那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9日訊 在今年全國政協會議上,我省全國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提出應充分發揮黑龍江與俄羅斯毗鄰的地緣優勢,深度挖掘雙方合作的潛能,對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發展、擴大對外開放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

  『錦囊』一

  金融融合發展

  突破貨幣壁壘

  『進一步加強中俄金融合作,對於推動中俄兩國金融融合發展至關重要。』全國政協常委、省政協副主席趙雨森認為,國家應出臺夯實中俄沿邊地區優勢的金融支持政策,央行及各家金融機構適時出臺有針對性的金融支持政策,引導國內金融機構提昇針對『龍江絲路帶』及俄遠東地區的全方位金融服務。

  在具體做法上,他建議在沿邊口岸地區互設金融分支機構。『運用商業模式的「置換式」方法,即有意向在對方國家沿邊地區開設分支機構的雙方銀行,各自為對方提供辦公場所、人員培訓及支付結算系統接入,雙方境外分支機構均享受所在國的國民待遇。』趙雨森舉例說,還可以建立覆蓋俄羅斯遠東的代理行網絡,提高跨境金融服務效率。『與對華有業務往來的俄羅斯商業銀行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爭取使國內沿邊部分商業銀行成為俄羅斯中小商業銀行人民幣及盧布資金的清算銀行、現金管理銀行、雙方本幣流動性的提供銀行,提高結算效率。』他提出,借力『龍江絲路帶』多邊金融合作的既有模式,加大中俄金融開放與合作力度,促進區域內本幣資金快速流動,助推『龍江絲路帶』沿線各國人民幣的使用覆蓋率。

   『錦囊』二

  建自貿試驗區

  探索機制融合

  我省全國政協常委何小平認為,沿邊開放是我國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重點,設立黑龍江自由貿易實驗園區,利用黑龍江獨特的區位和產業優勢,加強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經貿合作,探索在不同體制、不同機制下的區域經濟合作模式。

  通過對俄深度開放,可為我國其他沿邊地區進一步開放提供可復制的寶貴經驗。

  『依托哈爾濱綜合保稅區和哈爾濱集裝箱中心站建設哈爾濱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聯動發展試驗區,核心對接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打造高端制造產業集群、國際物流產業集群、高端服務產業集群,建設覆蓋金融、法律、技術、人纔等綜合服務基地。』何小平建議,整合互市貿易區、邊境合作區、綜合保稅區、對俄加工區等各類產業功能區,在綏芬河和東寧建立綏東中俄聯動發展示范區。利用國內外智庫資源,開展深入研究,形成系統化的中俄聯動發展戰略思路,深化與俄羅斯開展合作研究,共同編制『跨國對接、集群融合、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發展戰略規劃。

  『錦囊』三

  加強科技合作

  走高精尖之路

  我省全國政協委員李文志告訴記者,仔細研究我省對俄貿易不難發現,『錯位』現象廣泛存在。我省出口的商品中多是鋸材、家用木制品、松子仁等加工環節少、工序簡單的資源型產品和處於鏈條低端的初級產品。『俄羅斯市場需求量較大的家電、輕紡、服裝、日用百貨等產品我省幾乎不生產,貨源全部由南方省份提供。』李文志表示,我省對俄科技合作亟待加強。

  為此,他提出對俄科技合作要實現互利共贏有多條路徑可走。首先是加強工業科技交流,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要以市場為導向,對接產業和企業;其次加強工業高科技產品貿易,補足我省『短腿』,讓貿易伴隨我省制造業一起成長;第三是加強相互工業投資,重點推進能源及產業鏈合作、資源深加工、聯合機電制造、新材料等大項目,爭取兩國政府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最後是加強對俄工程合作,緊盯俄對外招商和招標項目,爭取在建築、冶金、港口、電力、通信、機械、水利等諸多基礎工程和制造工程上予以突破。

責任編輯: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