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改革創新劃出『振興曲線』 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龍江實踐』
2017-03-09 08:47:20 來源:新華社  作者:孫英威 管建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哈爾濱3月9日電 2014年5.6%,2015年5.7%,2016年6.1%,2017年預期目標6%—6.5%,老工業基地黑龍江的發展正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向振興。與轉型攻堅相伴隨,誕生於黑土地上的創業精神也在新時期被賦予新內涵,推動全省改革創新、調整結構、培育新動能,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發力。

  持續改革攻堅『不松勁』

  由於規上工業中佔比較大的能源、裝備、冶金等行業不景氣,2016年黑龍江第二產業增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但經過持續攻堅,一些重點改革顯現效果。

  國企改革任務重、難度大,黑龍江省以啃『硬骨頭』的決心紮實推進。通過產權掛牌交易方式,龍煤集團4家三級甲等醫院在內的40餘家礦區醫院掛牌轉讓,資產總值超過10億元,為企業卸下了『包袱』,帶動企業減虧。

  涉及面廣的農墾、森工改革開始『破冰』,以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為主線的改革大幕已拉開。綏化、哈爾濱管理局率先開展改革試點,將21個農(牧)場整合重組為15個北大荒集團子公司。黑龍江森工在五營、柴河等4個林業局開展了改革試點。

  發展環境不優令東北地區常被外界『詬病』,黑龍江省下大氣力『動真格』『下猛藥』。『省委環境辦自2016年5月組建以後,對30個重點省直部門和各地市開展了第一輪督察,並下發了整改意見書。10月下旬又開始了第二輪督察,對第一輪督察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回頭看」。』黑龍江省委環境辦副主任劉玉和說。

  截至2016年11月底,黑龍江省各市地共查處破壞發展環境案件1848件。各市地共處理破壞發展環境的相關責任人2337人。

  『優化發展環境有進步,點上也有好例子,但總體與產業界期待還有差距。』黑龍江省有關人士表示,優化發展環境還需向微觀層面延伸,落實已經出臺的政策,解決發展環境中的具體問題,把建立機制與查處問題結合起來,治標又治本。

  瞄准『供給側』培育『增長極』

  劉延輝是黑龍江省撫遠市通江鄉東安村農民,去年嘗到了網上創業的甜頭,他制作的純手工饅頭、黏豆包,平均每天賣出四五百元。

  黑龍江省提出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賣得好』基礎上,帶動倒逼『種得更好』,推動種植養殖達到綠色標准、有機標准,讓『北大倉』變成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

  作為冰雪資源大省,如何將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黑龍江在服務業和旅游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冰雪景觀、冰雪賽事、冰雪活動、冰雪文化、冰雪教育相融合,促進旅游、養老、文化、體育產業融合發展。

  冰雪資源的整合昇級讓『冷經濟』持續昇溫。農歷雞年央視春晚,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成為4個分會場之一,美麗的冰燈雪景,凍柿子、大秧歌等獨具特色的龍江食品和民俗集中展示。春節期間,黑龍江省接待國內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超過120億元,同比均大幅增長。

  在其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供給側改革也持續推進,黑龍江省將采取公開招標方式對醫療、教育、公共網絡、公共交通、城市基礎設施等資源進行市場化配置,增強供給側市場主體競爭力。

  凝聚精神推動『滾石上山』

  黑龍江省有關部門分析認為,油煤糧木等傳統領域集中負向拉動仍然在持續,工業生產總體處於低位運行,工業效益挖潛空間較大。資源型城市正艱難轉型,煤城和林區改革仍需加大力度。

  在轉方式調結構的緊要關口,既看到經濟發展中出現新的積極變化,更需正視部分行業地區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時期,黑龍江省把提振精神狀態與乾事創業當作同等重要的大事來抓,讓乾事的乾部敢於乾,給乾事的人纔創造環境。

  齊齊哈爾市出臺容錯免責實施辦法,免除後顧之懮,提昇乾部乾事精氣神;七臺河市對各級乾部提出了『三允許三不容』要求,即允許失誤但不容忍誤事,允許改進有過程但不容忍放挺不進步,允許選擇退出但不容忍在其位不謀其政。

  黑龍江省委負責人表示,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這些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艱苦創業。要弘揚龍江優秀精神,把政策用好,以良好狀態乾事創業、攻堅克難,做好改造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三篇大文章,抓好油頭化尾、煤頭電尾、煤頭化尾、糧頭食尾、農頭工尾這『五頭五尾』,把優勢潛力釋放出來、把內生動力激發出來,開創龍江發展新天地。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