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9日訊(騫壯 記者 莊園)記者從哈爾濱海關了解到,哈爾濱海關不斷加強中俄邊境海關合作,全力推進中俄監管結果互認項目實施,努力實現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為企業通關提速,助推龍江打造對外開放的全新昇級版。2016年哈爾濱海關與俄羅斯遠東海關局監管結果互認下自俄羅斯進口貨物2532.67噸,主要商品為黃豆、板材、玉米;出口貨物2232.16噸,主要商品為水果蔬菜。
據哈爾濱海關副關長王富寬介紹,『監管結果互認』是指兩國海關在預先信息交換的前提下,進口國口岸海關對特定商品認可對方的監管結果,免於重復查驗並直接放行,即經中國海關(俄羅斯海關)查驗的出口貨物,俄羅斯海關(中國海關)一般不予查驗,直接放行的通關便利程序。此舉大大節省了貨物通關時間,降低了企業進出口成本,同時也節約了雙方海關監管資源,有利於提昇中俄貿易便利化水平。
『中俄海關監管結果互認的實施,為我們果蔬出口企業提供了極大的通關便利』,黑河市順興經貿有限公司經理史志新說,『公司出口俄羅斯以水果蔬菜為主,如今拿著國內的查驗結果到俄羅斯便可直接過關,不用再查一遍,避免了易腐類商品在俄因再查驗而造成的損失,既減少了通關時間,也降低了企業成本,讓我們真正享受了海關改革帶來的實惠。』
王富寬介紹,『中俄海關監管結果互認』是中俄兩國總理定期會晤議定事項中海關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經中俄雙方海關反復磋商,雙方海關署長於2013年中俄總理第十八次定期會晤期間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和俄羅斯聯邦海關署關於開展特定商品海關監管結果互認的議定書》,並由雙方邊境海關組織具體落實工作。2014年8月,哈爾濱海關與俄遠東海關局在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口岸正式啟動該項目,雙方通過互聯網發送《載貨清單》掃描件後,對向發送載貨車輛,哈爾濱海關隸屬綏芬河海關、東寧海關通過檢查《載貨清單》對貨物予以快速放行。
此後,根據中俄貿易發展的實際需求,中俄海關進一步擴展合作成果,試點的商品種類包括從俄羅斯聯邦出口到中國的玉米、礦泉水、蘇打水、麥芽啤酒、大豆,從中國出口到俄羅斯的包裝袋,並增加黑河、同江作為實施中俄海關監管結果互認試點口岸。
該項目實施以來,哈爾濱海關不斷改進監管服務,在分析研究監管流程及業務現狀的基礎上擬定可操作性強的業務操作流程,確保通關順暢及電子信息與紙質關封安全及時傳輸;保持與俄羅斯遠東海關局的良好溝通,及時通報業務運行成果,解決項目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主動與相關企業建立聯系,定期跟蹤問效,根據實際運行情況適時改進操作流程,為進出口企業提供雙向通關便利,有效縮短貨物通關時間,切實降低企業成本;定期統計業務情況,加強業務運行監控,及時了解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