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日報3月10日訊 為破解部分糧食主產區縣域經濟發展滯後的瓶頸制約,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在今年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常委、省政協副主席趙雨森建議,對產糧大縣采取更精准的扶持政策。
『據有關調研報告顯示,佔全國糧食總產量近四分之三的我國800個產糧大縣中,國家級貧困縣卻超過百個。這不僅給國家糧食安全帶來隱患,同時也對加快糧食主產區的縣域經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為此,趙雨森建議,對產糧大縣采取更精准扶持政策。在完善利益補償機制上實現突破,國家應在對產糧大縣進行獎勵的基礎上,根據各地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增產幅度,以及糧食主產區公共服務支出需求,測算安排轉移支付額度,努力縮小糧食主產區與其他經濟發達地區的財政收入差距。出臺促進農超對接的扶持措施,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給予財政支持,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在農業項目資金分配上給予傾斜,按耕地面積、人口數量、商品糧貢獻率來分配項目資金,多向農業大縣(市、區)傾斜,並取消或降低建設項目地方配套資金比例,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同時,國家應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協調金融部門資金,吸引域外資金投入,鼓勵民間資金投入等多管齊下的辦法,進一步拓寬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渠道。國家支持地方政府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實現重點突破,按照『能放都放』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把省、市兩級政府經濟管理權限下放到縣。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