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列入我省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八大平臺』之一 『智慧氣象』助力備春耕
2017-03-10 09:51:4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袁長煥 賈紅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3月10日訊 這段時間,給延壽縣氣象局打電話詢問春播期天氣趨勢的農戶越來越多,尤其是幾家農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他們希望在備春耕生產前,了解今年春播期的氣溫、降水等天氣趨勢,以便在接下來的選種、育秧等環節上做到心中有數。

  除了開展電話諮詢,延壽縣氣象局還在縣內大型農業合作社的水稻種植基地建設了四要素氣象自動站,實時監測氣象數據,為合作社的大米產品在氣候品質認證上提供科學依據。此外,該局還開展了大米種植產前『土壤?情測報』、產中『異常災害防御』等具有針對性的農事服務,使氣象為農服務在大米生產鏈上形成了從種植到銷售環節的完整閉環。從2016年6月起,作為我省首個氣象為農深度服務社會化試點縣,延壽縣氣象局圍繞氣候品質評價、農產品溯源、品牌包裝等提供深度為農服務,運用『智慧氣象』手段進一步提昇延壽特色農產品的品牌效益和附加值。

  當前,這樣的為農服務試點不僅僅只有延壽縣,作為試點市,哈爾濱市也在去年建成全省首個『平臺+氣象+基層信息員』氣象為農服務工作模式,針對全市21種農作物,將監測預報預警信息與農業氣象服務信息納入一個平臺統一發布,為五常、雙城、通河、賓縣等地的水稻、玉米、大豆等農作物提供定制化的農事指導。市氣象局按照每個縣一個氣象協理員、每個鄉鎮一個氣象信息員的標准,在12個縣(區)共發展了166名氣象信息員;以縣為單位建立服務微信群對信息員進行管理,通過信息員將精准服務信息及時送到農戶手中,目前已覆蓋農戶2.7萬餘人。下一步,哈爾濱市氣象局將為各縣(區)重點打造的2-3種特色、綠色農產品和品牌推廣提供更全面的深度服務。

  做好氣象保障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已經成為全省氣象工作的首要任務。記者從近日召開的全省氣象局長會議上獲悉,今年,全省氣象部門將著力推進智慧氣象在服務現代農業中的應用,依托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源進一步深化智慧農業氣象服務體系建設,構建氣象為農服務新模式。深化與社會企業合作,研發智慧農業氣象服務微信公眾平臺和app,圍繞農業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建設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方面挖掘氣象特色服務產品,突出服務產品的差異化、個性化,強化服務的智慧化、社會化和標准化。今年,『構建氣象服務平臺』已經列入省政府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八大平臺』之一,我省將建立省市縣一體化農業氣象服務平臺,利用智慧氣象強化貧困地區生命財產安全和特色產業發展的氣象災害監測預警、氣候資源開發利用、人工影響天氣以及農業氣象災害防御保障,積極探索特色農產品氣候品質評價服務,按照不同積溫帶制作農業氣象產品。此外,還將開展針對主要糧食生產和經濟作物的農業氣象觀測,完善農業氣象災害評估方法和模型,建立減化肥、減農藥、減除草劑『三減』氣象服務技術指標。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