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0日訊(記者王春穎 莊園)2016年,大興安嶺地委適應林區轉型發展新常態,多措並舉建設富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基本擺脫了轉型轉產的困境,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轉中有穩、轉中有進、轉中有強的良好態勢,一幅富庶、開放、生態、和諧、幸福的新林區畫卷正漸漸清晰。
一年來,為了帶動生態旅游產業躍昇起飛,地區主要領導和主管旅游的領導率隊赴三亞和烏鎮考察,從旅游地產、養生養老、景區建設、民宿建設、旅游市場監管和大數據平臺建設等方面認真取經,回來後對照整改,有效地促進了旅游產業的規范化推進。
一年來,為了形成一支過硬的隊伍,他們加大旅游安全、行政執法、導游員年審、賓館飯店技能、旅游乾部等方面培訓,年度『文明旅游之星』、『誠信旅行社』和『十佳導游(講解)員』的評選活動也起到了表彰先進、激勵後進和典型引路的作用。
冬日裡,大興安嶺萬頃林海完全融入皚皚白雪之中。在這『冰雪王國』之中,以北極村、聖誕村、中國最冷小鎮、映山紅滑雪場、加林局甘河冰雪樂園為節點,開發了以『神州北極極致冰雪挑戰區、最冷小鎮森林穿越探險區、激情興安冰雪娛樂體驗區』和『最北神奇天象觀賞、最冷冰雪極寒挑戰、最原味聖誕世界探秘、最純淨林海雪原穿越、最長雪期滑雪體驗、最純極致冰雪美景、最北聖潔冰雪祈福』為內容的『三區七宗最』七大冬季旅游系列產品,讓游客們或體驗鹿拉爬犁獨特風情,或乘雪地摩托激情馳騁,盡情賞冰樂雪飽覽北國風光……
轉型發展需要『多條腿』走路。造就精彩不獨在旅游,與其並行的其他重點產業,亦是風光無限。
大興安嶺是國家生態安全重要區,國家級認證機構稱大興安嶺為『中國森林綠色食品的搖籃』。在這片綠水青山之間,獨具特色的食用菌、山野菜、藍莓等遍布林間,孕育了165個森林綠色生態食品基地。目前,大興安嶺獲得有機食品認證產品34個、綠色食品認證產品20個、無公害產品認證59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5個。2016年,綠色產業部門和企業利用國家大力推進『互聯網+』的契機,紛紛搭建電商平臺,全區現有電商約300多家均使用大興安嶺品牌,實現入駐規模以上的綠(特)色食品企業36家,上架藍莓、食用菌、鹿產品、農副產品等12大系列458種產品。
為做好『水經濟』這篇大文章,2016年,地委、行署與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多次洽談,雙方達成了合作協議,農夫山泉決定在漠河投資建廠,開發高鍶冷礦泉水,漠河成為農夫山泉有限公司的第九大優質水源地。還加大綠色礦業的發展力度,2016年松嶺區岔路口鉬鉛鋅多金屬礦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已完成33項,劃定礦區范圍批復相關材料已報送國土部待批。省政府啟動的地質勘查3年專項行動計劃投資26億元,當年投資15億元,在林區安排項目56個,投資近4億元。
2016年,圖強林業局在全區率先開展碳匯造林項目,經國家發改委組織專家評審和國家林業局主管部門審核,正式在國家備案。地區農林科學院是全省第一家獲得國家林業局核發的《林業碳匯計量與監測證書》資質單位,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林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主要技術支橕單位,他們以十八站林業局為試點,率先開展由林區團隊獨立開發的中國林業溫室氣體自願減排碳匯造林項目,已通過國家發改委備案,標志著開發成功。
在過去的一年裡,大興安嶺全區各地有特色、有代表性的文化體育活動層出不窮。僅塔河縣就先後舉辦文化活動36場,『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塔河)現場交流活動』文藝演出,『冰融江濤觀潮湧、共話開江情』專場演出赴呼瑪進行文化交流,首屆塔河『超越百歲健杯』森林公路自行車挑戰賽閉幕式暨達斡爾·鄂倫春民族文化交流演出、『跨越險阻——2016』地面無人系統挑戰賽文藝演出等活動實現了全民動員、全民參與。
文化,既是一個地方獨一無二的印記,更是一個地方的精髓和靈魂。而文化產業,則是動能強大的經濟『發動機』。2016年,文化資源的挖掘與運用已經成為助推大興安嶺地區旅游產業的重要力量。一年裡,方興未艾的考古探察先後發現單幅彩繪原始岩畫3800餘幅,呼中龍首洞舊石器遺址經測定距今1.2萬年?1.5萬年,為林區新增了許多探古訪今的旅游景點。
此外,大興安嶺地區還在野生藥材資源的保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物之所在,道則在焉。』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講話精神上,大興安嶺走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