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北京3月11日訊(記者孫曉銳)全國政協是各界別、黨派、群體政治協商、參政議政的平臺。全國政協委員張懿宸建議,進一步提高參政議政效率,優化參政議政成效,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政協民主協商的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張懿宸。
張懿宸認為,界別是政協發揮作用的有效載體,除黨派、團體外,亦有部分界別按照行業領域進行劃分,如經濟、教育等。這些界別中的委員都是所在領域的專家,對行業的洞察力毋庸置疑,同時具備廣泛的行業資源和信息渠道。但在現有的政協議程中,除了參加全體會議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等常規議程外,沒有針對分組討論提前設定行業焦點議題,因此在實際討論中可能出現議題分散、議題局限、議題與行業相關性不強等情況,不能充分的利用界別優勢和政協這一高效民主的平臺聚焦行業熱點。
張懿宸建議,在政協會議召開前,按照界別與委員們進行預溝通篩選行業關心話題,並遵照多數原則選取其中與界別聯系最緊密的,提前設定界別討論議題;界別中通常分為多個小組,每個小組可以選取其中1-2個議題深入討論。同時建議安排每個界別對政府工作報告中相關部分進行重點討論,並對此形成固定議程。
預先設定議題一方面使得業界在會前即形成聚焦,另一方面方便委員有針對性的進行信息搜集和整理,提高討論實效,充分發揮界別優勢和行業智慧的同時,更有利於推動實際問題的解決。
張懿宸認為,目前界別提案仍佔少數,委員多是根據自己了解到的情況,以個人名義或聯名方式提交提案反映問題,委員之間在撰寫提案過程中也鮮有交流。這使得提案內容重復、片面或者不夠深入等問題難以避免,更重要的是,個別委員的提案難以充分表達所在界別代表的群體性利益訴求。
張懿宸建議,加強界別提案和小組提案工作力度,鼓勵通過對預定議題的討論,集思廣益形成界別或小組提案提交大會,有條件的也可以在會前進行委員召集,分工合作著手撰寫。經過集體智慧的匯總與提煉,形成高層次高質量的界別提案,發揮界別的群體代表性,把分散的、個體化的聲音整合為群體的呼聲。
張懿宸認為,政府各相關部門十分重視提案工作,可謂有案必復,但受種種因素限制,提案所提問題得到認可卻較難落實的情況時有發生,單個提案對於政策制定也很難施加影響。
張懿宸建議,根據預定議題,安排官員旁聽討論,令政策制定部門直面行業訴求,適當的溝通也可以幫助界別形成更有針對性和實操性的提案,切實提高參政議政的效率和提案工作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