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政府引導先行民企搶佔"風口" 創業投資支點撬動產業昇級
2017-03-13 09:34:13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婧 李愛民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投資機構參與投融資進校園活動尋找好項目。

  黑龍江日報3月13日訊 民營企業找准風口進軍創投領域;政府引導基金已達22只、規模52.1億元,撬動社會出資38億元,成為全國創業融資排行榜東北地區唯一上榜城市……去年以來,哈爾濱市創業投資生態環境日益向好,在政府的引導下和社會資本的積極參與下,各類創投機構成為創新創業的有力推手。

  直投基金助力科技企業成長

  2015年7月正式運營時銷售額200餘萬元,2016年銷售額1000多萬元,2017年預計銷售額5000餘萬元,哈爾濱阿爾特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短短一年多,業績緣何突飛猛進?董事長李海超如此作答:『先進的產品是制勝的法寶,但本地專業的投資機構纔是我們的指路明燈。』在機器人研發領域,李海超也算小有名氣,公司成立之初便引得省市政府關注,省科力和哈爾濱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凱致投資共為其投資450萬元。『公司主要業務在哈爾濱,本地投資機構除為我們提供資金外,還能提供更接地氣的增值服務,如作為顧問指導我們如何運作公司、推薦客戶等。』李海超說,身為哈爾濱人,他也更願意讓本地政府資金注入企業,因為隨著企業體量不斷增大,政府資金也隨之增效,這也是對政府幫扶的一種回饋,進而拉動本地經濟發展。

  『初創期科技型企業投資風險大,投資期長,是社會資本刻意回避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企業由於融資難最容易夭折,最需要政府給予支持。』哈爾濱市科技風險投資中心副主任萬勇志說,發揮科技風險基金的投資和帶動作用,引導本地及外埠創投機構關注本地早期科技項目,這已成為科技部門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和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的重要環節。據悉,1999年,哈市發起設立哈市科技風險基金。截至2016年底,哈市科技風險基金規模已達3.5億元,投資支持科技型小微企業超過50家,培育出近20家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其中7家企業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該基金依靠自身發展和政府每年的投入,正逐步壯大。截至2016年底,作為該基金管理方的哈爾濱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總計參股5只基金,規模達到6.95億元。

  引導基金進一步暢通企業『血脈』

  去年以來,已有不少企業感受到資本寒冬,很多初創企業、中小微企業更因『輸血』不及時陷入倒閉,為了更好地暢通企業『血脈』,哈爾濱市充分發揮引導基金的作用,通過財政資金的引導成倍放大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規模,以資引資,以資引智,在吸引外地優秀基金團隊和創業團隊來到哈市的同時,破解本地創業企業融資難題,從而激發地方經濟發展活躍度。據哈爾濱創業投資集團創投引導基金事業部部長王猛介紹,4年的時間,近百只基金團隊與哈創投引導基金有合作意向,最終經過篩選,52只團隊上會,37只過會,12只子基金公司已落地投放運營,這種速度在東北三省處於首位。

  目前,這12只子基金已投資132個項目,總投資額11億元,其中哈市項目52個,投資金額近4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投資項目已經取得較好業績,如富德基金投資的雲南維和藥業、君豐基金投資的黑龍江立高在新三板掛牌;富德基金投資的哈爾濱精准基因估值已經翻了10倍;華濱基金投資的愛得康賽項目被上市公司思美傳媒收購。

  此外,為促進落地基金發揮更大作用,哈創投引導基金在多個層面協助子基金開展運作,如募資層面,依賴哈爾濱創投的背景將引進的子基金GP(普通合伙人)與哈爾濱、大慶、雞西上市公司及高淨值個人對接,幫助子基金募資;投資層面,將哈爾濱市的特色優勢產業如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綠色食品等領域的項目向子基金推薦,在股權融資達成的同時對接銀行實現投貸聯動。

  戰略轉型民企站在投資風口

  記者了解到,哈市一些從事傳統產業的老板,憑借自身豐厚的原始資金積累及超前的經營意識,已開啟了雙輪驅動模式,即『實業+基金』。『面對傳統行業下行態勢,凱利廣場根據自身戰略布局,決定借助資本東風實現企業增值。』哈爾濱凱利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文斌說,自己做基金可以將資金投向與公司相關的企業,進而獲得高預期收益,同時也能更有效整合自身資源從而延伸行業產業鏈。據許文斌介紹,由凱利廣場出資參與設立的凱利創投成立於2015年3月,資金規模2.5億元,目前省科力、哈創投和哈經開區共注資1.3億元,凱利廣場注資1.2億元,預計3月實現一期封閉。『我們已儲備300多個項目,其中我省項目佔30%,項目主要涉及汽車後服務、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業、農業等領域。一期預計封閉7500萬元,將投5~8個項目。為了延伸企業產業鏈,我們將把省外投資的項目帶到省內發展,進而拉動本地經濟。』許文斌說。金夫人皮草在哈爾濱頗有名氣,其經理潘志軍在做好皮草銷售的同時,2014年了解到一個創業團隊正在做3D打印設備的研制,但因為資金和場地局限發展較慢。看好這一領域的潘志軍,為該團隊投資3000萬元成立了哈爾濱福沃德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並成為公司大股東。『黑龍江有很多優勢產業基礎,如綠色食品、裝備制造等,我想在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戰略機遇下,拓展一下自己的業務,同時也為創新創業助一把力。』潘志軍告訴記者,目前福沃德公司發展狀態良好,這也堅定了他繼續尋找好項目做創業投資的信心。

  據介紹,創業投資是指通過向不成熟的創業企業提供股權資本,並為其提供管理和經營服務,期望在企業發展到相對成熟後,通過股權轉讓收取高額中長期收益的投資行為。無論是凱利廣場還是金夫人皮草,這些站在投資風口的民營企業在實現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無疑構成了哈爾濱市優良創投生態圈中的重要一環。

責任編輯:劉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