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北京3月14日訊(記者 王春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鼓勵多渠道消化玉米庫存。支持主產區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拓展產業鏈價值鏈,打造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全國人大代表梅章記建議,國家對我省玉米精深加工產業給予適度政策扶持,放低玉米精深加工產業准入門檻,進一步提高玉米精深加工和就地轉化能力,鼓勵我省等玉米生產區省份先行先試。

全國人大代表梅章記
梅章記代表指出,對玉米精深加工產業發展的扶持,可以先以燃料乙醇的適用范圍,進而向全國推廣,應在國家政策大力扶持、我省配套系統承接和玉米產業企業積極創新作為三個層面形成更大合力。我省玉米產業主體企業應變壓力為動力,迎難而上,創新作為,積極發揮改革主體作用,從全球看國內,從產業看企業,科學制定符合首身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路線,加大科研投入,發揮後發優勢,面向需求、面向市場、面向競爭,搞活機制,構建現代化管理系統。應以工匠精神打造過硬產品,以創意思維塑造個性品牌,打造好、管理好、宣傳好我省的資源優勢,建立對我省出品的品質信賴和品牌偏好。
梅章記代表建議,我省在中央政策扶持的基礎上,繼續加大力度做好政策配套承接,推進我省玉米精深加工業發展,在當前玉米產業市場化改革轉型期,繼續穩定對玉米種植和加工兩端的補貼,幫助產業渡過轉型期困難,確保產業基礎不動搖;建議繼續調整優化我省糧食種植結構,適度調整玉米種植面積,加強土壤養護和產區保護,優化玉米種植品種,提高玉米產品品質;加大科研扶持力度,引導我省玉米產業積極利用高科技和現代化物質實現科技彎道超車,提高產業附加值,為我省玉米就地轉化增值創造科技條件:建議在資金配套方面對玉米產業加大支持,並對不同所有制企業給予同等融資條件,促進產業通過公平競爭實現結構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