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4日訊(記者 張雋珊)日前,哈市農委在市委專題會議上對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工作進行匯報,進一步明確各地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優勢和主導產業,全力把農產品這一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農產品精深加工業打造成為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加快實現『富民強縣』發展目標。
農產品加工規模以上企業近半數是糧食企業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去年底,哈市農產品加工企業已達1518家,規模以上企業發展到652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3.5%,比上年增長1個百分點。在652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中,糧食企業322家、果蔬食用菌企業36家、畜禽乳品企業68家。
去年,哈市扶持金福泰、昊偉農莊、東金科技和谷實牧業4家企業上市新三板。推薦五常金福泰成為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新認定了市級重點龍頭企業26家。積極創建農產品品牌,成功申報國家馳名商標18個,省級著名商標36個,市級名牌商標100個。
巴彥重點打造生豬和玉米加工產業
記者了解到,哈市將以發展現代食品產業為主攻方向,重點推進糧油精加工、果蔬深加工、肉制品加工、乳制品、方便食品、休閑食品、功能性食品制造等協調發展,力爭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5%。目前,已進一步明確了各地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優勢和主導產業。
尚志市圍繞全國黑木耳集散中心、國內最大紅樹莓生產基地優勢,重點打造山特產品加工產業;
賓縣圍繞省內肉牛養殖大縣和省內果蔬加工出口(歐盟、俄羅斯)大縣優勢,重點打造肉牛和果蔬2個加工產業;
巴彥縣圍繞國家級畜牧大縣和國家級糧食基地縣優勢,重點打造生豬和玉米2個加工產業;
依蘭縣圍繞國內北藥生產優勢地區、紅菇娘種植大縣優勢,重點打造北藥、紅菇娘加工產業;
延壽縣圍繞省內粳稻種植大縣和全省加工非轉基因大豆強縣優勢,重點打造稻米和大豆2個加工產業;
木蘭縣圍繞國家農科院主食加工技術研究院技術優勢,重點打造現代主食加工和現代工藝品2個加工產業;
建設專用玉米、優質水稻等原料基地
為確保精深加工企業的原料有效供給,建設標准化、專用化原料基地,完善利益聯結機制也是推動項目落實的重要工作之一。
哈市將重點推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255個,建設專用玉米、優質水稻、高蛋白大豆等原料基地1556萬畝,發展規模化養殖小區2100個,因地制宜培育『北藥』、『三莓』、鮮食玉米、食用菌等『一村一品』基地100個。
積極推進以阿城區為重點的國家、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爭取將五常、方正和通河納入國家和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試點縣。
今年新(改)建、續建40個重點項目
此外,為加大農產品加工業重點項目推進力度,哈市將結合提昇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今年計劃投資19.5億元,新(改)建、續建重點項目40個,全部竣工投產後產值可達125.4億元。
其中,五常市金福泰今年將投資5000萬元,新建水稻米糠油生產線、深加工車間、配套設施等項目,2020年建成投產,預計年工米糠油等產品5000噸,新增產值1.2億元。尚志市江西金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今年將投資1億元,新建有機蔬菜加工車間、菠菜深加工生產線等,2019年建成投產,預計新增產值10億元。木蘭縣昊偉農莊今年投資8000萬元,新建產加銷冷鏈物流中心,年底建成投產,預計新增產值1.7億元。
爭取在浙江等地新建200家綠色食品批發基地
為拓寬產品市場,哈市將推進市場網絡建設,發展電子商務、農商直供、加工體驗、中央廚房等新業態。加快建設凱利集團的農商直供項目,爭取在浙江等地新建哈爾濱綠色食品批發基地200家;加快建設阿城區金水河的中央廚房項目,新建北京、廈門、成都三個中央廚房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