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4日訊(張永奎 記者 張雋珊)日前,記者從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獲悉,經過參建各方的共同努力,改造後的500千伏大松2、3號線已於3月1日,較計劃提前4天,『零缺陷』投入系統運行。這標志著受2013年洪水影響,長期浸泡在洪水中的黑龍江西部電網最大安全隱患——500千伏大松1、2、3號線鐵塔浸泡區線路改造工程全面告捷。
2013年,黑龍江省發生50年一遇洪水,在大慶市黑魚泡附近的500千伏大松1、2、3號線030號—070號區段間形成大面積水域,平均水深1.7米。同年12月份,該區段有82基鐵塔塔材、地腳及基礎遭受冰凍威脅,12基鐵塔因凍脹導致塔材變形,主材不同程度變形,部分輔材嚴重變形、斷裂,嚴重威脅線路安全運行。
險情發生後,省電力公司迅速調集全省力量,組建了200餘人的搶險隊伍,經過33天艱苦奮戰,於2014年1月14日完成了大松線鐵塔凍脹搶修工作,但該區段洪水一直沒撤,浸泡、冰凍對線路造成的威脅一直沒有徹底解除。
2015年,省電力公司聯系東北電力設計院完成了500千伏大松線永久性改造方案的設計工作,並通過國家電網公司審核。考慮到災區地貌已為水塘,夏季施工難以進行,項目一期工程——500千伏大松1號線改造施工確定在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3月12日進行;項目二期工程——500千伏大松2、3號線改造施工確定在2016年12月15日至2017年3月5日進行。
500千伏大松1、2、3號線浸泡區線路位於林甸縣花園鄉和安達市先源鄉境內。1號線為單回線路,2、3號線為同塔雙回線路,共82基鐵塔,總長度32.4千米。本次改造的重點是將這82基塔原來的開挖式基礎改造為灌注樁式基礎。改造後的鐵塔基礎比原有基礎高出1米多,鐵塔基礎樁頂露高將滿足100年一遇洪水位的淹沒要求。
在改造工程最為關鍵的移塔、組塔過程中,現場施工人員根據水深、冰面承載能力采用大至350噸、小至25噸的不同噸位的20餘臺吊車,根據鐵塔大小、結構和自重的不同分別采取將鐵塔分兩段帶中線方式進行整體起吊移位和大小兩臺吊車配合將鐵塔分4段導線落地方式進行移塔、組塔,大大提高了移位、組塔效率。
500千伏大松1、2、3號線作為伊敏電廠、黑龍江西部電網盈餘電力及呼倫貝爾煤電基地盈餘電力送至500千伏主乾網架的主要輸電通道,在黑龍江電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改造後的500千伏大松線全面恢復系統運行,必將有效提昇全省電網安全運行和向華北地區電網電力輸送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