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16日訊 『去年,咱們屯板藍根平均畝產達到230公斤。按現在的收購價,去掉各種費用,每畝淨效益至少1000多元。別的地方,畝產也就150公斤左右。你們算算,這效益得差多少?』
日前,在大慶市大同區雙榆樹鄉新華村東北屯,幾位『土專家』圍坐在村民張志發家炕桌旁,你一言我一語,聊著去年的『種地經』。
『種板藍根從選種、下地、施肥,到田間管理、收割、晾曬,那可都有說道兒。』這邊,張志發和大家伙兒熱火朝天地討論板藍根高產的『門道兒』,那邊,張志發的妻子在廚房裡忙乎著把本地雞燉粉條下了鍋。
方圓幾百裡,今年60歲的張志發是出名的板藍根技術『大拿』,人們都叫他『板藍根大王』。從2000年開始種板藍根,張志發憑著一股鑽勁兒和韌勁兒,一點一點摸索出一套實用的土辦法,還動手改裝了專用種植機具,經常被邀請到周邊市縣作講座。由他『打樣』,屯裡100多戶村民每家都種了20多畝板藍根,每年共收入500多萬元。
眼下備春耕,大家再次聚到他家,種板藍根的心勁十分高漲。『去年,咱們兩家從種到田間管理都同步,為啥我家的產量沒你家高,賣的時候還有板藍根是黑的,影響了價格?』面對村民李忠革的疑問,張志發的解答有理有據:『咱們還要在起收和儲藏上下功夫。去年我搞了對比試驗,板藍根10月1日收一茬,10月15日收一茬,晚收的要比早收的畝增產20公斤。收完後要放在地裡晾曬7天左右再運到家裡,在地上鋪地膜後存放,地氣被隔住,就沒有發霉現象,纔能品相好、賣高價。』
『驚蟄都過了,咱們哥幾個得早下手,趕緊把全屯的種子、肥買回來。』李宗寶把『智囊團』要乾的活兒說了出來。李宗寶種了20年花生,把花生的種植技術摸得『門清兒』,還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種子、化肥搭一眼就知道真假、成色。誰家種花生遇到技術難題,都找他『把脈』。靠張志發和李宗寶兩個『大拿』坐鎮,7年前屯裡全部改種板藍根和花生。種植結構調整調出『小康路』。如今,屯裡戶均存款超過20萬元,有近一半的農戶開上了小轎車,成了全鄉最有名的『土豪屯』。
『菜好嘍,快倒酒吧。』隨著廚房裡鍋鏟聲平息,張志發的妻子把香噴噴的本地雞燉粉條端上了桌。幾只酒杯碰在一起,『諸葛會』再掀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