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3月16日訊 因溫差變化較大,到醫院就診的市民明顯增多。圖為市中醫醫院掛號窗口前,患者在排隊掛號。
俗話說,『春季的天氣,像孩子的臉,一天變三變』。隨著氣溫的急速回昇,春天也即將到來,由於溫差變化較大,一些疾病也隨之而來。日前,晚報記者從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醫院了解到,近期,胃腸感冒、心腦血管、哮喘這三種疾病排名靠前,且均處於高發期。
每天10多人鬧肚子進急診胃腸感冒登急診榜首
天氣忽冷忽熱,不少人由此病倒。進入3月份以來,在市中醫醫院急診患者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有嘔吐、腹瀉和多日不見好轉的胃腸道疾病癥狀。
據醫生介紹,患者中,大人、孩子都有,全家中招的也不少。
該院急診科主任尹義娟提醒市民,換季的時候,氣溫變化快,各種細菌、病毒更加活躍,人體受到寒涼的刺激,就容易出現腹瀉、便秘、消化不良等腸道疾病癥狀。
她建議市民,要注意『春捂』,特別是腳底及腹部的保暖,不要吃涼東西。
已患病的市民,可吃藿香正氣滴丸。發病期間,盡量吃流食,不食生冷和硬一些的東西。水果也屬寒涼食物,要等病情痊愈了再吃。
一個病區一天連做4臺手術血壓高要防腦血管病
家住齊齊哈爾市的蔡阿姨,剛來大慶女兒家沒住幾天,因突發腦出血住進了醫院,手術都過一周了,可人還未清醒。
上周,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一個病區內,患者最多的一天裡,有17名患者住進病房,其中有5名是腦出血患者。而在腦外科,最忙的一天裡,連做4臺手術。
乍暖還寒,心腦血管疾病又到高發季,該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段偉提醒市民,春季氣溫起伏較大,有高血壓等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一定要防寒。
段偉介紹說,以往心腦血管病有明顯的季節性,但從這兩年的門診情況來看,患者全年各個季節都不少。
段偉根據自己多年臨床經驗發現,每到節假日後和每年春季,腦血管病發病率就會比其他時段多20%。
段偉說,高血壓、高血糖的病人,要特別注意預防腦血管疾病,飲食要清淡,不飲酒,不熬夜,做適當運動。
當患者感覺到自己身體不適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哮喘有了高發苗頭出門別忘戴口罩
春天還未到,但有過敏體質的市民,已提前感知到了柳絮、花粉的味道,又開始喘了。
家住東風新村的梁叔叔,身體沒啥大毛病,一到這個季節,就不敢出家門。前兩天,他被家人臨時安排去學校接小孫子,可他剛走了不到20米,就喘不過來氣了。
『近日,哮喘病人開始來就診,而且有逐日增多的趨勢。』市中醫醫院急診科尹主任說。哮喘發作,有氣促、咳嗽、胸悶等呼吸困難癥狀,嚴重的,可在十幾分鍾內危及生命。
提醒過敏性鼻炎,或有哮喘病史的人,應提前做好預防,從現在開始,要遠離草地、樹林等場所,出門要戴口罩。同時,少接觸煙霧、香水、油漆、灰塵、花粉等刺激性東西。
平時身邊可備一個噴霧劑,在家時多用冷水洗鼻腔。
春季寒氣從地面上昇,過早脫掉棉衣,一旦氣溫降低,會給腸胃消化系統、神經系統、體溫調節中樞來個突然襲擊,身體免疫力就會下降,疾病也就隨之而來了。
因此,春季防病,保暖應放在首位,同時,市民可通過運動和飲食,來提高自身的免疫力。